乡村命案
迁安市杨各庄镇是一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地方,很少有刑事案件发生,2011年8月,一起命案震惊了全镇,一时间人心惶惶。迁安警方抽丝剥茧,历时11天,终于揭开了案件真相,成功擒拿犯罪嫌疑人,还给乡村一片安宁与和谐。
劳作妇女离奇死亡
2011年8月14日下午2点,烈日当空,杨各庄镇杨各庄村的杨大妈焦急的拨打着儿媳陈某的电话,却始终传来“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的语音提示,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上心头。她赶紧打电话给在外打工的儿子,叫他马上回来,并发动家人一起帮忙寻找。晚上7点钟,随着一阵惊呼声,消失半日的陈某终于被找到了,她正静静地躺在玉米地里,身体僵硬,面无血色,家里的女人们发出了嚎啕哭声,陈某的丈夫在大家的提醒下,才从震惊中缓过神来,颤抖着拨打了迁安市公安局的报警电话。
一场智慧的考验
十几分钟后,迁安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杨各庄派出所民警分别到达了现场,展开调查。死者位于一片玉米地里,距豆子地约50米远,两地之间隔了一条土路,尸体周围有两根新折断的玉米杆。死者仰面躺在地上,衣着完整,躯体呈大字状,嘴里有沙子,脖子上的皮肤颜色较重。
此时正值严打整治期间,警方连续重拳出击,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大提升。但宁静小村里的一起命案,让周围的群众惶恐不安,一时间谣言四起,女人们不敢下地干活,群众间彼此怀疑,还有对警方的质疑声……迁安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孙俭亲自召开了案件分析会:“严打,不仅仅是打击犯罪,也是对我们队伍战斗力的考验,这一起乡村命案,考验的不只是勇气和耐力,还有我们警察的智慧。”会上成立了专案组,进行了侦破部署,首先进行初步调查,一方面,技术民警进行死因分析,提供有价值的物证信息,另一方面走访家属和附近群众,了解死者相关情况。
一串可疑的脚印
全志臣,迁安市刑警大队技术中队中队长,有足迹分析对比专长。案发后,他带领技术民警在尸体附近发现了一枚可疑的脚印,这枚脚印脚尖朝向死者头部,沿着脚印寻去,一串脚印呈抛物线状,一直延续到豆子地里,脚印长29厘米,折算成鞋号为43号,胶皮底,条纹面,这种鞋在农村市场上经常见到,价格在7到10元,鞋底厚,防水。推断嫌疑人为男性,1.75米左右,经济拮据,在建筑工地工作。
另一方面,负责走访的民警也将信息收集了上来。死者陈某今年33岁,为人老实和气,作风正派,与人无冤无仇,社会关系简单,身上无贵重财物。有两名村民分别在10点多钟,曾见过死者与一名男子在豆子地边聊天,二人看似相识。那么这名男子将是最后见过陈某的人,或者他就是犯罪嫌疑人。
狡猾狐狸斗不过好猎手
排查中,民警发现一家人很奇怪,这家与陈某家相隔10户,民警几次调查却始终没见到家里的男人刘某。民警详细记录了刘某出门的时间和工地,并到了工地进行了核查,14日案发当天,刘某行踪不明。25日的排查中,民警得知刘某回家了,晚上9点,民警来到了陈某家中,将他带到迁安市公安局做笔录。同时,民警在他家里搜查时,在灶膛里发现了一双带着泥土的鞋,胶皮底,条纹面,43号。经对比,结果显示与现场遗留的鞋印完全吻合。之后的审讯中,刘某竹筒倒豆般讲述了杀死陈某的事实。
2011年8月14日10时30分许,刘某骑着自行车路过陈某家豆子地时和她聊了几句。聊天中,他发现这里地势偏僻,四周无人,便起了歹心,开始对陈某毛手毛脚,并想强行发生性关系。陈某非常生气,边反抗边对他破口大骂,两人在拉扯中,气急败坏的刘某强行将陈某拽到玉米地内,用力扼住了陈某的颈部,直到她停止呼吸,不再挣扎。
目前,犯罪嫌疑人刘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裴金平杨浩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