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放映员的坚守
当越来越多的城市人习惯了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却仍有这样一群人,带着设备走遍全市大街小巷、车间工地,为人们送去电影,送去欢笑。他们就是市电影公司放映员。
10月17日下午5时40分,在龙北社区市民中心门前,高国亮和他的同伴已经开始在现场准备晚上放映用的设备了。记者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卸设备、搭银幕、确定电影机位、调试音响,每件事大家都做得非常认真。设备调试好后,一段欢快的音乐飘出。
傍晚6时10分,银幕前渐渐聚集起了20多名市民,电影也要开始放映了。放映队的带队刘军生熟练地操作着数字放映机,清晰的图像立刻出现在银幕上。当天放映的影片是《枪王之王》。忙到此时,放映队的队员们才有空休息一下。
秋天的夜晚,有些冷,趁着队员们休息,记者跟市电影公司助理经理高国亮聊了起来。高国亮今年59岁,从1985年开始从事放映工作,至今已经有26个年头了。他告诉记者,不管当天晚上忙到多晚,第二天早上8点半之前他们都要到公司,安排当天晚上的放映工作。联系放映地点、查询放映路线、准备放映影片、检查设备,这些工作看似简单却很繁琐。比如,到曹妃甸去放电影,下午2点就要出发,放完电影到家的时候都已经是后半夜了。如果放映地有条件,队员们还能吃上点儿饭,否则都是一直饿到晚上回家,才能吃上一口饭。今年,电影公司的放映任务是200场,能够进行室外放映的时间一般是每年的4月至10月,除去阴天下雨外,平均每天都要有4支队伍参与放映工作,队员们基本没有休息的时间。“虽然艰苦些,但是一想到我们这样的‘流动院线’能够为那些无法走进电影院的人送去好看的电影,我们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高兴。”
20多年来,高国亮也经历过行业的低谷。“让人高兴的是,我们凭着自己对电影放映的热爱一直坚持着。”随着国家和各级各部门对文化事业越来越重视,高国亮看到了自己热爱的电影放映事业的希望,“我们更换了过去要7个大箱子才能装下全部设备的胶片放映机,用上了数字放映机,还成立了河北省第一个市内数字电影流动院线。”说到这儿,高国亮有些兴奋,他希望他们的“流动院线”能够为基层群众送去越来越多好看的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