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载夫妻情
(朱大勇 王翠艳)
这里没有海誓山盟,没有甜言蜜语,没有任何承诺,却让人们感受到了“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的真情。“天底下难找这么好的媳妇!”这个好媳妇就是丰润区泉河头镇吴事庄村不离不弃照顾瘫痪丈夫21年的吴瑞珍。
1989年,22岁的吴瑞珍与本村21岁的洪林章,在亲朋好友的撮合下喜结连理。婚后,生了一个乖巧、可爱的儿子,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0年,一次持续发烧,让身形挺拔的洪林章患上“脊髓空洞萎缩压迫神经症”,从胯部之下,神经坏死,没有知觉。从此便成了瘫痪在床下肢逐渐萎缩的“小矮人”。
俗话说;“当妈的不容易,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拉扯大。”吴瑞珍对待洪林章就像母亲拉扯孩子,每天吴瑞珍早起洗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丈夫烧洗脸水,然后帮丈夫穿衣服,准备漱口水,腿部按摩,抱丈夫大小便,做早饭……这套“标准动作”20多年从没变过。特别是夜晚,有时一宿得起三四次。2006年的一个冬夜,丈夫拉肚子,她一宿伺候丈夫八九次。她只顾把丈夫捂好,自己却没顾上穿厚衣服,又加上一宿没睡,第二天吴瑞珍就感冒发烧了。村医给她输上液,谁知一瓶药液还没输完,她就看到丈夫手捂着肚子,眉头紧锁,细心的她知道丈夫又要大便,赶紧起身拔掉输液针,在浑身懒散乏力的情况下,硬是咬着牙抱起丈夫……21年来,她从未安安稳稳地睡过一个好觉。
最初几年为给丈夫治病,吴瑞珍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变卖了,可还拉了一屁股的饥荒。夜晚躺在炕上的吴瑞珍彻夜难眠:“一家三口要吃饭、穿衣,丈夫要照顾,病要治,儿子要上学……”第二天一早,吴瑞珍就将院子中放杂物的小棚子拆掉,改为牛圈,又从亲朋好友那里借了些钱,买了2头奶牛。吴瑞珍一养就是十几年。慢慢地牛养得多了,吃的饲料也多。为了节省开支,饲料全部是吴瑞珍和年仅10岁的孩子两个人用铡草机铡的。为了贴补家用还时常到村里的建筑队做小工,只有到晚上做完饭后,她才和儿子两个人就着昏黄的灯光到院子中铡草。这样的情况,一周总有两三回,母子俩都累得气喘吁吁。
1998年大秋,忙了一天农活的吴瑞珍,晚上七点多才到家,顾不得坐炕上喘口气,就忙着点火、做饭、喂牛、挤奶,一忙忙到十点半。炕上的丈夫看着院中包玉米的妻子很是心疼。“来,瑞珍。”洪林章在屋内招呼着, “把我抱出去,我一个人没意思。”洪林章用手臂环着妻子的脖子,一阵心酸,心想:“要是没有我,她会活得更好。”吴瑞珍抱起丈夫并小心地把他放在蒲墩上。这个不足90斤的女人,不知道这样抱过丈夫多少次!能干的吴瑞珍凌晨三点包完玉米,没来得及上炕睡觉就又开始喂牛……凌晨6点,吴瑞珍进屋给丈夫穿衣服时,面前的一幕让这个坚强的女人失声痛哭,血!满手臂的血!……“你为什么那么傻?为什么自杀?没有你我可怎么活?”妻子吴瑞珍一头扎进病床上丈夫的怀里。洪林章哽咽地说道:“对不起!瑞珍对不起!”吴瑞珍擦了擦面颊上的泪水:“为了孩子,我们都要好好的。这辈子,你要陪我到老!”
“尽管我这辈子不顺,但是幸运的是我遇到了瑞珍。”说到这里,炕上的洪林章眼睛湿润了。“苦点、累点,我都不怕,有丈夫、儿子和我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家,我就很满足了。”吴瑞珍,这位看似羸弱的女子坚定地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