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浇开民族团结之花
——记遵化市民宗局局长赵田
(乌学青 李鹏)
遵化市政府在2008年被唐山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民族团结模范集体,东陵满族乡被国务院评为出席全国的民族团结模范集体。面对遵化民族宗教工作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人们会由衷地提起一个名字——赵田。
心系群众
真心实意解民忧
“你心里装着少数民族群众,他们就会把你当朋友看待”这是赵田常说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08年,赵田走上了民宗局局长的岗位,上任伊始,他就经常深入到少数民族群众家中和民族聚居区,3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全市民族村,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为少数民族群众排忧解难。
遵化镇清真寺阿訇家里五口人,住在两间用石棉瓦盖的房子里,冬天冷、夏天热,居住条件十分艰苦,赵田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一方面向市有关领导汇报阿訇的情况,另一方面多方奔走,筹资30多万元,为阿訇购买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住房;2009年,阿訇妻子得病,3个孩子都读中学,生活较为困难,赵田多次找到慈善总会,说明阿訇的家庭情况,2009年底,慈善总会为阿訇解决困难补助金5000元。
近几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遵化市穆斯林群众的义地已经占满,穆斯林群众面临着死后无处安葬的大问题,为了群众的利益,赵田多次找市政府有关领导,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在他的努力下,市政府在财力较为紧张的情况下,无偿为穆斯林群众划拨6亩土地,作为回民义地,解决了几任局长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难题。
上任以来,赵田积极向政府呼吁、请求社会援助,多方筹措资金50多万元,用于该市3个清真寺维修、改建,为穆斯林群众提供了宽敞、明亮的活动场所;
汤泉满族乡三义村经济困难,村里无钱修路,他跑上级单位,协调同级单位,争取资金12万元,解决三义村资金问题;
汶川地震,他为灾区捐款2000元……
一桩桩、一件件,每一件事情的背后,都凝聚着赵田的艰辛和汗水,民宗局局长不同于别的局长,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微言轻,协调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但他凭着自己的执着赢得了相关部门和单位的理解与支持,凭着对少数民族群众的真诚与热心换来了少数民族群众的信任。遵化市人大对民宗局进行评议时,人大代表去清真寺走访,在座谈中,遵化镇清真寺管委会副主任刘文海,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对市人大的领导说:“感谢政府给我们派来了这么好的局长,他心里想的是我们少数民族群众,我们穆斯林群众打心眼儿里喜欢他,他是我们少数民族的贴心人。”
开拓创新
助推发展当先锋
民宗局一无钱、二无权,如何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这个问题每时每刻都在撞击着他的大脑。为开拓思路,已年近50的赵田,也运用起了网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网上看到,某集团生产清真产品得到了国家的贷款补贴,民族特需商品生产企业可以得到国家的贴息贷款,这让他兴奋不已,对照条件,他觉得美客多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应该符合申报条件,恰好此时国家民委正在调整“十一五”期间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生产企业,由于时间紧迫,他清晨4点就赶往北京,又从北京赶到石家庄,在省厅办完手续后,又赶往北京,一天,没有空吃饭,渴了就在车里喝点矿泉水,饿了就在车里吃点面包,晚上10时多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虽然累在身上,可他乐在心里。辛苦终于没有白付,2009年10月,美客多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被国家确定为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生产定点企业,该公司生产的清真产品所需贷款,可享受比基准利率低2.88个百分点的优惠利率,截至目前,该企业已享受上级贷款贴息130多万元,贷款贴息技改资金48万元。
在他和民宗局干部职工的努力下,2009年,遵化市东陵满族乡五道洞村、汤泉满族乡袁果庄村被省民宗厅确定为民族特色村寨和民族工作示范村。3年享受省厅120万元的项目资金支持,期间,他多次深入两个村,根据实际,会同两个民族乡的主要领导,为两个村的发展认真谋划,现在两个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民族示范村建设工作得到了省民宗厅领导的认可,也为全市民族村起到了真正的示范作用。
为了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赵田同志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奋斗在民族工作第一线,甘守清贫,用他的行动诠释了对民族工作的热爱和执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