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0立方米高炉前感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师傅”正在告诉记者(右一)电脑控制屏上的参数。赵亮摄
记者跟随师傅来到炉前例行检查。 赵亮摄
铁水奔流,烟尘滚滚,工人手持钢钎挥汗如雨的场面,是多数人对炼铁厂的最深印象。当记者走进唐钢炼铁厂4号高炉车间时,这种认识被完全颠覆。领略现代化企业整洁的厂容厂貌,亲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全过程,记者感受最深的就是两个字“震撼”。
7时30分,在唐钢炼铁厂4号高炉中控室,李明像往常一样与夜班工友交接工作。32岁的李明毕业于原河北理工大学,取得了钢铁冶金专业硕士学位,到唐钢工作后负责炼铁厂4号高炉的操作。这座3200立方米的高炉,其设计、工艺和节能减排设施等装备堪称一流。
8时整,李明一天的工作正式开始。身为操炉工,李明就是高炉运转的指挥官,从原料添加到温度、压力等参数的调整,再到铁水出炉、运输,整个炼铁过程都由他和工友们控制指挥。根据夜班和目前炉内情况,调整各项参数、下达指令后,李明立刻换上现场工作服,戴上安全帽进车间取样,查看铁水情况,检测炉温。记者也戴上安全帽,一同来到车间。
“在车间里要看看炉温和物理热对不对应,根据炉前的出铁或炉温进行具体调整,保证出铁合格,硫磺和硅在合格范围之内。”李明边走边向记者介绍工作流程。进入车间,只见高炉平台地面光可鉴人,出铁现场无烟无尘,职工们在出铁流上行走,其下就是铁水在汩汩流入铁水包,俨如没有生产。见记者好奇,李明说:“老一辈钢铁工人都是在粉尘飞扬、噪音刺耳的环境下工作,两个人说话时不但听不见,甚至也看不见,如今的生产环境早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查看完现场铁水情况和高炉的运行情况后,李明马上回到中控室,通过监视器随时监控整个炼铁过程,时刻观察炉内参数,随时调控。和老一辈钢铁工人相比,现在的工作环境,特别是一些先进技术的应用,让李明感觉作为新一代钢铁工人很幸福。李明说,原来的工人判断炉况主要是靠经验,但现在可以通过系统直观显示,包括专家系统和风口成像,全部实现中控室监测,一目了然。
见李明看看屏幕、动动鼠标,记者想,炼铁不是这样清闲吧。正在疑惑着,李明介绍说,高炉是个密闭容器,里边的东西摸不着、看不见,只能根据参数来判断操作。而且炉况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波动很大,需要眼睛一刻不停地盯着屏幕不断变化的情况,时刻准备处理出现的异常情况。任何一个参数变化,都需要及时作出处理,否则一个小小的失误也可能酿成大事故。这一天下来,特别累,责任重、压力大,这个岗位就是这个性质。
操炉工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几个小时的坚守,能炼出一炉“好铁”,是李明和工友们最自豪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