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
几天前的一个晚上,我外出办事路过某村,看见村广场上正在播放电影,出于好奇,我停下来当了一次观众。
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观看影片的人实在太少,只不过二十几个人,而且大多是十几岁的孩子。电影屏幕上,打打杀杀的血腥场面一个接着一个。
很久不进村的电影为啥没人爱看?一位来找儿子回家的中年人说:“电影刚播放时,来了不少人,可大伙儿一看,和电视里常播的武打片没啥两样,乡亲们就又都回家了。”
乡亲们不愿“吃”送上门来的“大餐”,说明肯定是不合他们“口味”。实事求是地说,在我们现在的农村,各种积极、向上的文娱活动还比较欠缺,一些生产中的实用技术也没有被群众完全掌握,乡亲们迫切希望有关部门通过一些他们喜闻乐见的活动给自己“充电”。而电影下乡这种形式,老百姓乐意接受,只是有些影片不符合农民口味,有关部门应该多到基层走走,根据群众的需求,把那些“合口味”的文艺精品和种养技术奉献给大家。切莫再把那些谈情说爱、砍砍杀杀的镜头送到农村,这些没有“营养”的食粮,只会倒了群众的胃口。
张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