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县王店子镇赵城子村村主任王树林身患癌症却依然坚守岗位、心系工作的事迹感动着当地老百姓,他说——
“只要活着我就要干下去”
(宋庆军 王艳君)
49岁,魁梧的身躯,抖擞的精神,爽朗的笑声,掷地有声的话语……如果不是经人介绍,很难想象眼前的人就是王树林,一位身患癌症的村主任。而他患有癌症,却仍旧日夜奔波,一边治疗一边坚持带领村民修路、建沼气、安路灯的事迹,更是让人在感动之余又难以置信。他是千千万万个村干部中平凡的一员,却用本能的责任之心、履职意识迸发出巨大能量,书写着平凡人生的不平凡。
修不好路对不起乡亲
滦县赵城子村是个有着987口人的革命老区村,全村人的经济收入主要靠青壮劳力外出打工所得。留守在家的妇女、老人则侍弄家里的一亩八分地,靠种庄稼、果树赚钱补贴家用。祖祖辈辈以来,一到收秋、卖果子的时候,村里坑坑洼洼、泥泞难走的土路就成了村里人心头的“痛”。因为水果不能及时卖出去,有的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烂在地里,无奈,几年前全村六七百亩的果树被村民忍痛一棵棵刨掉,到如今只剩下了300多亩。
2009年3月,迎着全村父老乡亲信任的目光,王树林当选赵城子村村委会主任。村子要改变,修路是关键——在第一次召开的村两委会上,王树林就提出了硬化村街道路的建议,并得到一致赞同。可面对修路所需几十万元的资金投入,一伙儿人也着实犯了难。
“修不好路咱就对不起乡亲”!王树林和村党支部书记赵艳辉一道想办法、找出路,通过一个多星期的奔波,终于争取到了县、镇的帮扶政策和对口帮扶单位的支持,筹措到了数万元启动资金。为了省点儿钱,也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王树林就和赵艳辉分头操持,备料、施工,每个环节都亲历亲为,从不落下。
身患癌症却从未停步
2009年一入冬,身体一向硬朗的王树林开始不住地咳嗽。可村里大大小小的事务早已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根本无暇顾及这些。一天,他和赵艳辉到县城老干部局跑办来年春天继续修路的后续资金,在赵艳辉的劝说下,才顺便走进了滦县中医院接受检查。
“当时也没想太多,正赶上二闺女在那儿实习,就检查检查吧。”王树林始终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可当女儿拿着检查结果流着眼泪不肯给他看时,他的心里就全明白了。“没事儿,该活着一样儿活着。”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见证了整个过程的赵艳辉至今仍清晰地记得王树林当时说的这句话。肺癌!面对这样的结果,两个女儿不止一次地哭着说:“爸,咱别干了,你这是何苦呢?”村里人也纷纷劝他:“该歇歇就歇歇吧,身子重要……”
2010年3月,王树林到北京科学院肿瘤医院做了部分肺切除手术。4月5日,术后不到10天他便回到了村里。“正是环境卫生整治的关键期,我在家歇着心里不踏实。”紧接着,新一轮的修路工程又开始了,王树林一边接受着化疗,一边工作,头发掉光了他不介意,面部浮肿了他硬撑着,经常揣着药瓶子出现在施工现场。7点开工,6点半他和赵艳辉准时到达,吃不上早饭是常事;晚上收工后,他们要检查一遍全天的工作进展,为第二天的施工做准备,一干经常要8点多才到家。全天下来,还要马不停蹄地协调修路过程中引起的各种邻里纠纷、家长里短的矛盾……
为民服务他乐此不疲
今年6月底,赵城子村14000平方米主副街道路硬化全部竣工!全村的老百姓就像过年一样高兴,因为不仅出行方便了,连秋收的庄稼都可以直接用车运回家!村民李海患有脑血栓,家里2亩多的果树全靠妻子一人打理。往年因为路不好走,都是妻子一点点用小推车推着收回家,再到附近的村庄慢慢将果子卖掉。今年,水泥路直通到了他家的果园,李海让妻子专门买了辆三轮车,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又累又慢。再加上收成好,光果园的收入就比去年增加了30%多。
这些,村民们都忘不了感谢王树林。
的确,王树林在全村人的心中就是一个“主心骨”。64岁的五保户李济兴常年有病,老两口至今还住在地震以前的房子里,一到下雨天就满屋子漏水。王树林知道后,去镇里民政所为其争取到了900元钱,雇人在去年的6月份以前将房子修好;15岁的脑瘫儿马宝生父母双亡,生活不能自理,平日里跟着叔叔大爷一块儿过,王树林不仅为其办理了孤儿证,逢年过节还总不忘看看孩子;还有村民韩文、李宗……只要是村里生活有困难的人,一一都在王树林的脑子里装着,送袋大米,给些零花钱,只要是自己力所能及办到的,从未推托过。
如今,赵城子村村街平坦了,路灯亮了,好多村民家里还建起了沼气池。2010年,赵城子村被评为“市级文明生态村”。采访临结束前,王树林又接到了下一步的工作任务:全村的低压改建,线路更新。他说,等这项工作完成了,村里的用电量再大都不怕了。
这就是王树林,一个“只要活着,就想为乡亲们干点实事儿”的村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