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润区于林庄村:农民生活城市化 村民就业不出村
(许贵元)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丰润区韩城镇于林庄村,坚持科学发展不停步,让农民生活城市化,农民就业不出村,560多户村民陆续搬进了新楼房,三个园区安排乡亲就业,今年这村农民年人均收入可突破1.5万元,在全省名列前茅。
于林庄村实现了“六有”。一是“幼有所托”。该村投资280万元建起了一所远近闻名的现代化幼儿园,让全村的幼儿与城市的孩子一样,从小接受高标准教育,对本村78名幼儿全部实行“免费入园”,全年入园费用全由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景福自家兴办的企业给予资助。二是“少有所学”。投资上千万建起了一所有着崭新的校舍、宽阔操场和文体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学校。全校可容纳18个班级,孩子们上学不出村了,也方便了附近7个村的孩子上学。三是“老有所养”。从2006年开始,该村为65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发放100元生活补贴,以后还要逐年增加,使农村老人也能领上“养老金”。四是“病有所医”。在新农合起初报销40%的基础上,这村把报销比例提高到80%,解决了农民“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五是“残有所靠”。该村为30名残疾人建立了“助残基金”,使残疾人得到了优厚待遇。六是“闲有所乐”。对楼房小区全部进行了高标准绿化、美化和硬化,达到了“三季有花、四季有绿”;为满足村民对文化娱乐的需求,该村今年又巨额投资建成了一座2400多平方米的休闲文化娱乐广场。
村民就业基本不出村。该村通过三个渠道解决村民“就业不出村”的问题。一是今年该村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了种养园区:一个占地300亩的奶牛、生猪养殖园区;一个占地500亩的高效种植园区,安排了一部分本村劳力,尤其是妇女劳力较多。二是让部分劳动力参与村里在建和续建的“平改楼”工程和重点民生工程建设。三是靠发展三产服务业和物业管理安排劳动力。目前,全村已安排了100多名劳动力就业。村民们高兴地说:“不用背井离乡去打工,不出村子在家门口也能挣到钱,而且不比外出打工拿的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