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王天译
11月15日,唐山市集中供暖的日子。寒风萧瑟,气温日降,在众多居住于城区内的市民欣喜地感觉暖气管道慢慢升温的同时,居住在迁安市花园小区内的数十户居民却只能“望暖兴叹”。“居住在这里已经20多年了,这几年来,每年都说要集中供暖,可次次失望。今年又是如此,我们何时才能过一个‘暖冬’呢?”看着相隔不过数米的集中供暖楼,忍受着煤烟生炉的韩老太太满心苦楚。
数十户居民渴望集中供热
11月14日下午,市民娄女士拨打本报热线,向记者讲述了她们一家多年来的“无暖”经历。“我们居住在迁安市花园街旁,这边的住房都叫做花园小区,但是建成年代却相差甚大。我们的住房建成于80年代,但是多年来始终没有接上集中供暖。眼看着身边一座座新建的住宅楼都有了集中供暖,我们心里很是难受:为什么相隔不过数米,就无法为我们接通管道呢?”娄女士感叹道。
15日上午,记者来到迁安市花园街。栽满垂柳的花园街道路两旁,林立着年代不同、款式各异的建筑。和居住在多层与高层内的市民不同,记者赶到时,居住在花园街旁一排二、三层楼内的市民却异常忙碌:一辆满载煤炭的农用车停在路口,两名男子用铁筐将煤炭挨户送到各家。
“没办法,今年又接不上集中供暖了,只能先预备一些煤炭过冬。”市民佟女士边说边将自己带进了家中。一进门,一股浓重的煤气味便扑鼻而来,狭窄的室内,一座半埋在地板内的煤炉冒着青烟。“太冷了,今天刚生上炉子,屋里味道有些大。”佟女士无奈地说。
采访中,居民们告诉记者,由于这些二、三层的住宅楼建成时尚未实行集中供暖,楼里楼外都没有铺设供暖管道。“近几年,每年都能听到把我们纳入集中供暖的消息,尤其是今年,很多人都眼睁睁看着管道铺到了家门口,可最终,还是没有实现接通。”居民们告诉记者,由于之前的“全部集中供暖”之声过剩,很多“盼暖心切”的居民还卖掉了家中的煤炉锅炉。
热力称2012年实现该小区“全民供热”
当日下午,记者来到迁安市热力总公司。据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针对花园小区数十户居民无法连接集中供暖一事,迁安市热力总公司曾向迁安市市委督查室递交了《关于我市花园街单面楼几十户市民反映热力供暖问题的回复》(以下简称《回复》)说明。
该《回复》中称,由于花园街单面楼(花园小区内的二层住宅楼。记者注)现有管网是由“原建设局锅炉房向北跨花园街至房管局集资房,供热能力不能满足单面楼用户需求。”,同时,“如果纳入集中供热,必须按照建设部要求进行分户计量改造。单面楼这些用户居住的房屋保温效果不好,供热质量难以保证”等原因,从而导致在今年施工过程中无法为同在该小区内居住的数十户居民实现集中供热。 “我们将在明年,待附近的北关村平改后,利用新规划的热力站,结合北关平改规划建设管网,解决该区域的供热问题。”迁安市热力总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