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白菜大葱为啥卖得好”
——菜农使用绿色生物农药带来量价齐收的调查
(本报记者杨净茹)
今年风调雨顺,秋菜喜获丰收,但在这收获的季节里,菜农们却不是那么高兴。长势喜人的蔬菜卖不出好价钱:白菜价格低于去年五分之一,大葱价格不足去年的二分之一,香菜竟然无人收购……辛勤劳作几个月的农民并没有太多地感受到收获的喜悦。
在玉田县,几位老乡在收菜空闲时,聊起了天。“白菜一毛多一斤,大葱三毛钱,就这价格还没人买,今年的菜咋就这么不好出手?”“你听说了么,路边上那块地的菜早就卖光了,价格比咱高好几倍!也不知道人家那地是怎么种的……”是什么样的菜能够高出当地收购价几倍卖出去呢?听到这,记者也凑过去和他们聊了起来。
原来,在玉田县玉石公路(玉田——石臼窝)的路边,有一块菜地专门种植白菜和大葱。白菜棵大、帮薄、“瓷实”,大葱棵高、“白儿”长,几乎每天都有菜贩子停下车来洽谈收购。当别的菜田或滞销或只能低价出售时,这片地的蔬菜却以高出市场价几倍的价格被抢购一空,附近的菜农无不投来艳羡的目光。究竟是什么菜,能够如此高价,如此畅销呢?
在这几位老乡的指引下,记者找到了“传说”中那片“高价菜”的产地。周围的几块地上堆满了已经收好还未售出的大白菜,而这片约二十亩的菜地上只留下了几小堆垛好的白菜、零星的几行大葱和未来得及收拾的白菜叶。在白菜堆旁边,有几个人正笑逐颜开地说着什么,他们正是这块地的所有者——玉田县蓝田玉菜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老赵和工作人员。
是什么让这些蔬菜如此抢手?“是绿色生物农药的种植方法使我们的大葱和白菜有了好销路,卖了好价钱!”老赵自豪地说。这片土地是该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共同开发的实验基地,选用远近闻名的玉田大白菜和玉田大葱参与实验。蔬菜生长过程中的田间管理全程接受农科院专家的指导和监督,全程杜绝任何化学农药,除虫灭病全部采用生物农药。实验期间,农科院专家八次深入田间地头,亲自施药,指导蔬菜管理,保证了实验田里蔬菜的品质和质量,大葱亩产达八千斤,白菜亩产达到万斤。将大葱和白菜采样送到谱尼测试(谱尼测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谱尼测试,是服务网络遍及全国的大型综合性检测机构,检测报告得到美国、英国、德国等70个国家和地区互认,具有国际公信力)进行检测,在59种化学农药及8种金属的测试中,除了对人体有益的锌元素,其余均为“未检出”。“蓝田玉菜—大葱”锌含量为1.43毫克每公斤,“蓝田玉菜—白菜”锌含量为2.23毫克每公斤。
生物农药用起来简便么?以大葱为例,老赵在栽葱时就选用了农科院推荐的“白僵菌”施用于大葱根部,有效地防治了有“世界性害虫”之称的蛴螬和葱蛆等地下害虫的侵害。八、九月份,“毁灭性害虫”大葱潜叶蝇爆发,每棵大葱上最多达30头潜叶蝇。农科院的专家闻讯赶到田间,及时喷洒了研制的“生物灭蝇剂”,保证了大葱的正常生长。老赵质朴地说:“有机磷农药,药劲儿大、药效长、省人工;生物农药价格相对稍高,得看具体情况,每种生物农药施用的次数、时机都不同。但是有机磷农药有残留,对人身体不好。现在人们越来越讲究养生,虽然生物农药麻烦点,可菜价也能上去。”
使用生物农药,成本与收入成正比么?老赵介绍,与施用化学农药相比,实验田一亩地平均要多支付300元成本。但是因为有效地防治了病虫害,实现了高产,而且又有权威的检测报告证明是纯绿色蔬菜,市场上非常抢手。“根本不愁销路,别人家的菜还堆在地里,我的菜就全部销售一空。这不,二十亩的菜就还剩这点儿,还是人家定好的,明天就来车拉走。我里外里一算账,按同等产量算,每亩地都赚不少!吃着放心,卖着省心,赚着翻倍,我何乐不为啊!”老赵笑着说。
一直在旁听老赵和记者谈话的一位老乡急切地问:“那你们用的农药好买吗?买了药,专家能来我家的地里指导么?”“可以啊!我弄这个实验田就是想亲身体验一下生物农药是怎么回事、到底能不能赚钱,也让大伙儿看看用生物农药的好处。把生物农药和技术推广给乡亲们,咱们一起把大葱、白菜、萝卜这些传统菜种成绿色无公害、无农药的优质蔬菜,让咱们这儿也成为真正的绿色生物农药蔬菜基地。绿色生物农药的蔬菜销路这么好,咱们一定会赚钱的!”老赵激动地说。
看着老赵和乡亲们在热切地讨论着来年的种植计划,记者似乎看到了买到、吃到放心菜的消费者脸上的笑容。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民环保意识的提升,绿色生物农药已真切地走到了我们身边,并且向越来越多的农民展示了它特有的自身魅力——低毒性,低残留,选择性强,对人畜安全,对生态环境影响小。
农业公司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模式让我们眼前一亮,而合作的成功让我们信心大增,放心菜正在一步一步地走向我们的生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残留超标”、“蔬菜中毒”的字眼会离开公众的视线;已被国家明令禁用的高、剧毒农药再也寻不到踪迹;消费者不用再为吃什么菜才安全而迷茫,也不用再以“我们中国人抗药性都强”的话语来自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