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价低卖难 急盼社会援手》后续
香菇已打进北京市场
(记者梁赞英 田菲菲)遵化堡子店镇马坊岭村香菇价低卖难的情况(详见本报11月11日《香菇价低卖难 急盼社会援手》一文)牵动着众多读者的心,半个多月来,许多消费者和经营者打进本报热线电话为菇农提供点子和销路。近日,记者再次拨通马坊岭村菇农吴女士的电话,她高兴地告诉记者,本报报道后,香菇滞销的状况已经得到改善,“目前香菇已打进北京市场。”
一位在我市打工的山东人打来电话,建议菇农集体购买小型烘干设备,不要轻易抛售,目前销路不好不代表以后的销路不好,如果可以,他愿意和家乡人联系帮遵化菇农找销路。
一位70多岁的晚报读者告诉记者,报道让他深受触动,他经常喝一种保健口服液,该口服液中有一种原料就是香菇,“如果能和口服液的制造商取得联系,再多的香菇也不用发愁。”这位细心的老人特意留下口服液生产厂家的地址。
马坊岭村肖书记给本报打来电话高兴地说,他们的事经晚报报道后,香菇的销售形势一天比一天好。她代表全体菇农向晚报和晚报热心读者表示感谢。记者随后拨通马坊岭村菇农吴女士的电话,吴女士高兴地告诉记者,他们的香菇已打进北京市场,“北京新发地市场每天都有上门收购香菇的车,每天收购4000多公斤,最好的香菇收购价每公斤5元多,卖相不好的香菇收购价也达到了每公斤2元多。”吴女士说,如今,第一茬香菇即将收获完毕,第二茬香菇收获马上开始,她希望他们的香菇能吸引更多的收购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