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唐山剪纸成礼物漂洋过海送“老外”
发布时间:2011/12/21 16:14:59 | 人感兴趣

唐山剪纸成礼物 漂洋过海送“老外”

   一幅幅喜庆的窗花年画、一尊尊生动的人物造型,仅凭一刀一剪,便跃然纸上,这就是让“老外”惊叹不已又爱不释手的中国剪纸。走进唐山师范学院玉田分校剪纸兴趣小组的活动室,就如置身神奇的“纸境”一学生们正手拿刻刀悉心雕琢,那寻常的纸张在他们的刀剪下变幻出美丽的图案。这些出自学生之手的精美传统剪纸多次被外事部门选作礼品送给外国友人。

  妙手生花演绎“中国味道”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作品的好坏取决于剪纸艺人的手艺。“剪纸不仅要细心,还要有耐性,小型的剪纸作品用的时间少,大型的剪纸作品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唐山师范学院玉田分校剪纸兴趣小组指导老师告诉我们,他们曾指导学生制作一副《清明上河图》(局部)的剪纸作品,选取的是《清明上河图》中最精彩的部分,楼台、人物等繁多。“这幅1.5米×0.35米的作品,每天刻8小时,用了一个月才完成。”一副这样的作品,要刻上百万刀,一刀出错就前功尽弃。

  很多“老外”说剪纸很有“中国味道”,除了因为许多剪纸图案采用的是中国民间传统图案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剪纸是纯手工工艺。“现在有的剪纸作品是用机器做出来的,处国人并不喜欢,人家看上的就是这份原汁原味的手艺。”

  一张平凡无奇的纸,经艺人的巧手雕琢就呈现出栩栩如生的造型。剪纸,在中国由来已久,自从有了纸,就有了剪纸手工艺术。2006年,剪纸艺术 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艺术是瑰宝,一定要传承下去。”唐山师范学院玉田分校从1991年就成立了剪纸兴趣小组,20年来从未间断,培养了很多学生,其中张建中现为唐山市一级工艺美术大师。

  当青春“撞上”传统

  提起剪纸,人们总会想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炕头,戴着老花镜剪窗花的图景。这样传统的手工正艺,如今的年轻人会喜欢吗?

  在唐山师范学院玉田分校剪纸兴趣小组里,记者见到了正埋头雕琢的孙天奇,他剪纸时认真的表情和作品完成后喜悦的微笑解答了记者心中的疑问。“想报名来剪纸小组的同学特别多,因为名额有限,只好排队学习了。”今年18岁的孙天奇学习剪纸已经有3年了。“我是在民间美术课上接触到剪纸的,后来报名参加了兴趣小组。剪纸真的会上瘾,看着自己的作品特别有成就感。”孙天奇说,剪纸不仅可以培养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还能够改善性格:“剪纸的时候心特别静,可以去掉身上的浮躁,还能改掉粗心大意的毛病,。”如今,孙天奇将自己的作品送到外面装裱的时候,总有人出价想买下他的作品,但孙天奇都拒绝了:“自己一刀一刀用心刻出来的东西,不舍得卖。”

  当青春“撞上”传统,碰撞出的是别样的精彩。从最初的“临” “摹”,到后期的“改” “创”,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剪纸小组的同学们不断创新,将传统艺术与时代特色紧密结合起来,把剪纸做成书签贺卡、服装图案或者舞台背景,古老的艺术在他们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唐山剪纸漂洋过海

  “这是鱼龙变化、龙年大吉、龙年有福、二龙戏珠”。唐山师范学院玉田分校剪纸兴趣小组的指导老师从一个精美的信封中拿出一组剪纸作品,这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特意为了即将到来的龙年向他们定制的,小小的剪纸作品将漂洋过海,作为礼物送给外国友人。

  此外,学生制作的剪纸作品还被省妇联、全国妇联、中央电视台、中国外文局、2008年北京奥运会选作礼品。小小剪纸承载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特性和真挚的友谊远播四海,在唐山,有这样一群热爱剪纸的年轻人,让这一传统文化在他们手中传承下去。

  记者刘珲

.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0 7:22:25,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