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北警方助您识别骗术新花样
(福震)临近春节,人们沉浸在迎接新年的喜庆与祥和之中,然而一段时期以来冒名透支信用卡、盗用QQ号码冒充亲友实施诈骗等案件时有发生,给广大群众带来困扰。为此,路北警方发出预警,提醒广大市民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一、信用卡被冒名透支
【作案手段】
1.手机卡套信用卡。这是一种新型的信用卡诈骗方式。不法分子盗取钱财的过程为:在成功推销信用卡后,索要事主身份证复印件,然后利用该复印件办理假身份证,再用假身份证补办一张事主的手机卡,随后用该手机卡给银行打电话修改事主信用卡的密码,利用网络购物等方式套现。
2.电话挂失转卡。不法分子为他人代办信用卡时保留事主的身份资料,事后冒充事主向银行打电话挂失信用卡,并且将身份资料提交。这时,信用卡就神不知鬼不觉地置换到了不法分子手中。
3.应聘泄露身份资料。不法分子利用假的工商营业执照混入人才招聘会现场,以招工单位的名义取得应聘者的身份资料,再用这些身份资料到银行办理信用卡,之后进行透支。有的不法分子在一场大型招聘会后会获得近百位应聘者的身份资料,并且用这些资料轮流来办理信用卡恶意透支。当事主收到银行催促还款的通知时,才知道有人用自己的身份资料办理了信用卡。
4.委托办理被透支。有的事主委托亲朋好友代办信用卡,还未收到卡就被告知已经透支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不法分子利用了信用卡从银行寄出但还未到事主手上这段时间,先将卡激活予以透支,往往等事主拿到信用卡时,也一并收到了银行的催促还款通知单。银行一味追求高发卡量、风险控制不足,事主对身份资料保管不善等是不法分子频频得手的重要原因。
【提醒】
1.事主如果需要使用有个人信息的相关证件,必须确认证件的用途以及去向,办理VIP卡、优化卡时,应该特别关注身份证号码、私人电话和住址等信息,不是必须提供的信息尽量不要提供。
2.办理各种卡后应该随时关注卡的情况,包含个人信息的卡遗失后,应该立即登记挂失。
3.持卡人接到“您的信用卡已有欠款逾期未还”或者“消费透支请您尽快还款”的不熟悉电话时,要提高警惕,不妨与发卡银行联系确认,以防上当。经核实确定接到诈骗电话后,持卡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且提供破案线索。
二、盗用QQ号码冒充亲友诈骗
【作案手段】
该类案件的作案人员一般先要盗取他人的QQ号码,然后直接同其在线好友对话。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习惯将QQ里的好友备注改成真实姓名,再加上QQ空间、QQ资料等信息公开化,犯罪分子利用这些便利条件很容易就能掌握受害人的基本情况,然后再通过聊天使受害人深信对方确实是熟悉的人。不法分子继而提出各类要求,实施诈骗。
另外,不法分子盗用QQ号码以后,除了直接要求受害人汇款或者向受害人借钱外,还会打着自己急用或者无支付宝账号等幌子,要求受害人利用支付宝等平台为其代购游戏点卡、手机充值卡等。此类作案手法因为较有针对性,且代购、充值的金额比较小,因此比传统实施诈骗的手法更具欺骗性。许多年轻人因为缺乏必要的戒备心,再加上哥们义气作怪,很容易相信犯罪分子,致使钱财被骗。
【提醒】
网民要提高防范意识,遇到此类情况后先不要着急汇款或者代购,应当电话联系当事人,确认情况是否属实。
三、发布虚假贷款信息
【作案手段】
1.以虚假的担保公司或者小额贷款公司名义对外发布虚假贷款信息。
2.行骗对象多是个体工商户或者农民。
3.以提供小额、低息、无抵押贷款为诱饵。
4.盗用金融系统的虚拟电话号码或者神州行(畅游)无机主资料的移动电话与行骗对象联络。
5.利用行骗对象贷款心切的心理特点,以先行收取利息、还款风险验资等手段设局,进行诈骗。
【提醒】
1.个人小额融资借贷时尽可能选择银行贷款,若不符合贷款条件而选择民间借贷的,应到正规的担保公司或者小额贷款公司实地洽谈贷款事宜,不可盲目轻信手机短信、互联网信息。
2.条件过于宽松的低息无抵押贷款往往暗藏玄机,款未到手需要先支付利息极有可能是骗局,贷款人需谨慎行事。
3.对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的情况,要尽可能回访,核实其身份的真伪。
4.贷款人一旦上当受骗,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