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书店:唐山66年的书香记忆
作为城市重要的文化传播窗口,新华书店承载着无数唐山人的阅读记忆。1946年,冀东新华书店(唐山新华书店前身)正式成立,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66年过去了,如今,一座崭新的、功能齐全的新华书店已落户于唐山万达广场。从几十平方米简易门市到八千平方米现代化书城,从屈指可数的书架到12万种常备图书,从单一的图书售卖到文化产品的多元化经营……新华书店66年的发展与变迁,见证了唐山这座文明城市读书精神的传承。
战火纷飞的年代:
一面打游击,一面搞发行
1946年1月,冀东新华书店在遵化县城(现遵化市)成立。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书店一面打游击,一面搞发行,地址经常转移。在此期间,新华书店翻印了包括《毛选》在内的毛泽东、刘少奇的很多著作,店员们经常挑着扁担到各学校送书上门。在那个弃旧迎新的时代里,这些书籍犹如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无数冀东人的思想和人生。
在唐山解放后的第五天,即1948年12月17日,新华书店由遵化县城迁至唐山市,各县也相继成立了新华书店,发行晋察冀新华书店供应的革命宣传书籍,同时担负着《长城日报》、《冀东日报》和各种刊物、学校课本的发行工作。
震后的艰辛岁月:
自行车上的流动供应小组
1976年唐山大地震,新华书店经历了毁灭性灾难,40多名员工死伤30多人。然而,仅在震后第三天,新华书店就在简易棚中担负起了《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发行任务。
震后的艰辛岁月没有磨灭唐山人的阅读热情。在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的支援下,新华书店陆续在复兴路、钢厂桥、西窑、建国路、西山道建起了5个简易门市。“当时的工作条件非常艰苦。”1980年参加工作的书店员工李小兰回忆,“简易棚冬冷夏热,冬天大家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抱劈柴、生炉子,由于接书、拆包都在寒冷的环境中进行,每个人的手指都被冻得通红。”
为了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新华书店还组织了流动供应小组,员工每个月都用自行车驮着上百斤重的书刊,赶往开滦、钢厂等厂矿企业流动售书,受到了求知若渴的工人师傅们的欢迎。唐山排水公司退休职工王先生至今仍感谢新华书店带给自己的帮助,“1977年我顶了父亲的工作,当了一名普通的学徒电工,那时我经常到新华书店购买专业书,靠着自学不断增长知识,逐步从一个普通电工当上了电工组长。”
改革开放30年:
从柜台购书到开架自选
1986年7月,按照市政府的规划,新华书店从简易门市搬进了位于纪念碑广场东侧的三层营业楼。
“以前唐山从来没有这种成规模的书店,虽然只有不多的几个书架,但当时觉得书店特别大。”新华书店的老顾客、退休教师李先生回忆说,“因为那时电视节目很少,大家的业余文化生活主要就是看看书。一到节假日,书店总是被人们挤得满满的。那时新华书店还是柜台售书,读者把想要的书指给营业员,营业员再把书取下来递给顾客。天长日久,书店的柜台被磨得十分光滑,新书在上面都可以打转。”
上世纪80年代,由于图书品种少,印制数量有限,很多畅销书出现了排队抢购的现象。“有一个时期武打、言情小说卖得特别好,金庸、琼瑶的书一上架就被销售一空,书店门口还出现了倒书的黄牛。”新华书店社科部副主任董爱红笑言,“后来,书籍的种类越来越多,读者的口味也越来越多元化,那种排队购书的场面就难得一见了。”
在2001和2003年,新华书店先后两次对营业大楼进行了改扩建和装修,营业面积不断扩大,图书种类逐步增加到了8万余种,成为唐山最大的综合性书城。“我们的售书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从半开架到完全开架,人工开票交款也被电脑扫描取代,读者选书、购书更加方便、自如。”董爱红说。
新书城时代:
多元化的“悦读”体验
2008年,随着我市三年大变样工作的推进,位于新华道与文化路交叉口的新华书店被列入了拆迁范围。经过3年过渡期,回迁后的新华书店唐山书城于2012年1月10日正式开业。
回迁后的新华书店唐山书城坐落于万达广场B座1-3层,营业面积约8000平方米,经营各种正版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动漫产品、文化用品等共13万余种。与老店相比,新书城在购书环境、服务水准上都有了质的飞跃。书店聘请了图书行业专业设计师,对新书城从整体风格、装修、布局等方面进行了精心设计,店堂以淡黄为主色调,温暖轻快,明亮别致。
“新书店充满了艺术感和现代气息,让人眼前一亮。”带着儿子前来购书的市民梁先生说,“特别是少儿区的设计,采取了符合儿童身高的黄绿相间的展架和展台,色彩明快,墙上还装饰着可爱的卡通人物,孩子非常喜欢,一来就赖着不肯走。”而坐在座椅上休息的孟大爷则对书城的人性化服务赞不绝口,“图书分类更加细致,店里随处可以看到绿色盆栽,还有舒适的靠背座椅。读者选书方便、休息方便,逛书店真的成了一种享受。”
和众多传统书店一样,唐山新华书店也面临着网络大潮的冲击。“虽然纸质书遇到了电子出版物的竞争,但仍有不少市民对传统阅读方式情有独钟。”新华书店经理马跃认为,实体门店售书渠道不可替代,书店的综合文化氛围对读者和城市的精神意义不可替代,而采取多元化经营、提高综合服务质量是传统书店应对网络挑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马经理表示,在进一步优化图书品种、及时满足广大读者日益提高的多元化文化消费需求的同时,新华书店还将推出高品质视听、自助查询、会员积分折扣等服务,新成立的“读者俱乐部”将定期举行名家签售、公益讲座、读者沙龙等活动,带给市民更加丰富的“悦读”体验,使新华书店成为唐山乃至全省一流的综合性文化休闲消费场所。
本报记者胡杨 通讯员陈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