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春节新事多
——来自丰润区农村的见闻
(许贵元)
农历大年的前一天,我赶回丰润农村老家过年。在与家人团聚和走亲访友的几天里,我亲眼目睹了新农村建设的日新月异,难以忘怀的是农民的思维观念、传统的风俗习惯也在悄然“翻新”。正如丰润区韩城镇大张刘村党支部书记刘印田所说:“春风荡漾新农村,龙年吉祥新事多!”
农民争先给土地办“年货”
元旦以后,富起来的农民一改“拉着架子等过年,一切农活靠边站”的歇年做法,而是提前下手给土地争办“年货”。岔河镇大荣村李山、徐殿柱、徐长洪等9户农民早在元月10日前,就备足了春耕生产需要的化肥和优良种子。他们说:“春耕物资提前抓到手,过起年来才踏实,免得开春抓瞎!”大年当天上午,徐长洪开着农用车,把冬季积攒的10多方农家肥全部拉到了责任田里。他兴冲冲地对我说:“上午干点力气活儿,中午过年还能多喝两盅儿,农家肥拉到地里,家门口干净了,也让土地吃饱肥料,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科技人员成了农民家里的贵宾
大年初一的中午,我被初中的老同学、现为村里的大棚专业户赵春拽到家里去做客。到他家后,赵春跟我介绍在座的几位客人:“老王、老鲁和大张他们3人是镇里的农业技术员,这位是农大毕业的大学生村官小曲,这位刘黑子你认识,是咱们村扣大棚的技术能手,今天咱们凑一桌!”赵春领酒3杯后,便拉开了话匣子:“去年我的3个蔬菜大棚‘大小病’不断,他们几位不请自到,主动上门儿服务,一看就知道是啥病、用啥农药,多亏他们几位现场指导、及时对症下药,加之菜价一直不错,我家的3个大棚纯挣了5万多元。所以,正月请客,我先把科技财神爷们视为贵宾请到家里来!”
听了赵春请客的意图,我感动得连连点头。是啊,农业科技人员为农民真诚服务,成了农民眼里最吃香的“功臣人物”。据我的几位亲戚介绍,丰润区新军屯、丰登坞、任各庄一带的农民,正月里也是争先恐后宴请农业科技人员、经纪人和本村种植、养殖技术能手。
村干部走家串户“问计”拜年
大年初一至初五,我亲眼目睹大荣村和小荣村的村干部分拨儿走家串户进行座谈。他们每到一户,都是以诚恳和蔼的态度征求村民意见,倾听村民对今年村里的发展有什么建议和意见,尤其是对村务公开、干部工作方法和作风方面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加以改进等等。韩城镇大张刘村的班子成员和全村48名党员围绕创先争优活动,主动让村民评议。新军屯镇的山王寨、王道庄、梁庄子等村,还把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作为重点慰问和帮扶对象,并确定了村干部分包责任制,使这些弱势群体解除了生产生活方面的后顾之忧。
“文化年货”成了时尚礼品
岔河镇大荣村退休干部冯印歧,是远近闻名的书画家,作品经常在省和国家获奖。进了腊月以后,他自费买了好多纸张,写新春对联、画农民喜爱的书画作品,作为拜年礼物送给乡亲们。
有许多农户到市里和镇上购买了一些农村实用和急需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读物,比如农业科普知识、病虫害防治等影像资料和光盘,还有一些农村环保和健康安全方面的宣传小册子,除了自家学习和播放以外,正月拜年还视为“时尚礼品”送给亲朋好友。农民徐长洪今年春节买了50张光盘,分别送给了村里的“文化专业户”和棚菜生产大户。长年在天津、廊坊一带外出打工的韩城镇董庄子农民董士杰,还用自己的摄像机录下了一些新农村建设方面的实况录像。他不仅在自家电脑上给拜年来的客人播放,还复制到邻居的电脑上进行播放。他对邻居说:“我给你们看看外地的录像,就想让大伙儿知道一下新农村建设前景多么美好,我们要对明天的幸福生活充满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