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认为初一后出生就属龙,也有人说过了立春才属龙
-生肖交替从何算起,两种观点由来已久,人们更愿接受“初一说”
“我家宝宝到底该属兔,还是属龙?”近日,一种“立春前出生的宝宝不是‘龙宝宝’”的说法,让大年初三刚刚当上妈妈的唐山市民郑媛媛有点摸不着头脑:难道自己的宝宝还是“兔宝宝”吗?对此,民俗专家表示,生肖交替的起点在古代曾为“立春”,但自民国初年即改为正月初一。如今,以正月初一作为新属相的起点已成为多数人的共识。
连日来,网上关于“龙宝宝应以什么时间开始计算”的热议,让一些喜得“龙子”“龙女”的年轻爸妈有些疑惑。有网友发贴称:按历法计算,每年的生肖交替是以农历立春之日为分界线。因此,今年大年初一出生的婴儿还不算“龙宝宝”,要到正月十三立春那天出生的才算。
记者就此向当地一位民俗研究者询问了解到,在中国古代,生肖的确是以黄历中的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为起点的。按此算法,今年大年初一出生的宝宝还属兔,不属龙。但是,这种定生肖的方法到了民国二年(1913年)已被改变,民国政府规定,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从此便以正月初一定生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民间习俗。
既然生肖交替的起点一直存在着“初一”、“立春”两种说法,为什么往年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偏偏在今年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呢?
对此,河北民俗学会理事、唐山冀东民俗博物馆馆长李晓阳认为,这可能与人们偏爱“龙宝宝”有关。李晓阳表示,其实,民俗只是一种多年来自然形成的并被大众普遍接受的民间习俗而已,不认可也没关系。属相起点的“初一说”、“立春说”各有各的道理,人们根本不必为此而纠结。但是,在奉行公历的当今社会,人们已普遍采用公历、农历为纪年体系,以正月初一作为新属相的开始,已经成了人们的共识。所以,以“初一说”来计算孩子的属相,更容易得到大众的认可,更容易让别人听明白。(记者红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