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化不妨多种乡土树种
(记者王雪漫)昨天,读者赵先生给本报打来电话,希望记者给“两会”捎话:在城市绿化中应多种乡土树种。
赵先生说,近年来我市的城市绿化发展很快,绿化成绩有目共睹。然而,他也发现现在引进、移植的名贵树种越来越多,似乎树种越高贵,绿化档次就越高。而那些“土头土脑”的本土树种、花草,却受到冷遇。
赵先生说,树种“高贵”,价钱也相应“不俗”,每棵树数千元乃至上万元的并不少见。城市绿化引进名贵树种,固然能丰富树木的种类,使市民可以观赏到平时不易见到的树种,但由此带来的相应问题是,名贵树种的引进、移植花费不菲,这些名贵树种在引进后,往往需要更多的人力来呵护,也增加了不少养护成本。而且,名贵树种对生长条件、环境、养护等的要求更高,其中一个条件不能满足,往往会夭折、枯死,与一些土生土长的乡土树种形成强烈反差,让人看了颇感惋惜。
赵先生认为,城市的绿化,不该以是否名贵为衡量标准,而要量力而行。尤其是引进比较高大的名贵树种,要更加慎重。城市“新家”的生长环境肯定不如树木原有的生长环境,因此,在引进树种之前要详细考察、论证、筛选,看哪些适合当地生长环境,因地制宜地引进、移植。他建议,应更多地提倡栽植本乡本土的乡土树种,这些树种虽然寻常,但适应性强,对生长条件要求不高,更容易成活、生长,也不需要更多的养护成本。与名贵树种相比,这些乡土树种用少量的投资,同样可以达到绿化和供人们乘凉、休闲的效果。因此,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应多一些理性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