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王天译/文 陈洁/图
2月7日凌晨,零下16摄氏度,唐山再次迎来了极端的低温天气。反常的大降温不仅让市民感觉寒冷难耐,更是让唐山沿海区域的海面上出现了大片的海冰。记者昨日在唐山沿海一线走访发现,不仅京唐港沿海一带的游船被冰封在岸边,滦南县嘴东地区的百余艘停靠在港口内的渔船更是被厚数十厘米的海冰冻结。然而,虽然海冰肆虐,但素有“深水不冻港”之称的曹妃甸港并未受到过多的海冰影响,依然行使着着其全部功能。
-京唐港沿海冰层延伸入海数十米
7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京唐港三岛旅游区附近时,明媚的阳光透过车窗洒进车内,让人暖意浓浓,仿佛春季已提前到来。然而打开车窗,一股夹杂着潮湿腥气的冷风便瞬间灌满了车厢。零下6度的实时气温,让京唐港沿线海域经受着不同寻常的严寒。
除数十艘游艇、游船沿线停靠外,三岛旅游区码头附近还停靠着十余艘渔船。渔船上高高挂起的五星红旗被冷风吹得猎猎作响,然而一眼望去,却如同蹲坐在陆地上一样,全不似在波涛中的漂浮不定。
靠近码头,记者才发现,这些渔船和游艇周边的海面上已是一片苍白,凸凹不平的冰层狰狞地冻结在一起。据附近渔民介绍,这些船只周边的冰层曾数次被人为破开,然而极端寒冷的天气又使得这些冰层“顽强”地凝结在了一起。
举目眺望,近百米的海面上同样一片苍茫,百米外的冰层边际除,堆起了近一米高的冰墙,越过冰墙,才能望见波光粼粼的海面。
-滦南县嘴东港口大面积结冰
驱车90公里,记者来到了滦南县嘴东开发区。没有了以往的喧嚣,此时,和海面仅数米之隔的嘴东沿海街道上一片荒凉,多数门市都大门紧闭,偶有行人经过,也是步履匆匆。
“天太冷,风太大,船全冻在码头上了,哪也去不了。这样的天气什么都做不了,大家只能躲在家中猫冬。”居民告诉记者,如此低的气温让在海边生活了数十年的居民们也难以适应。
在当地居民的指引下,记者看到,这条宽数十米、停泊了百余艘渔船的港口内,已经全部被冰层覆盖,凸起的冰层厚度足有40多公分。
“往年这些时候,海面上多说也就有一些浮冰而已,根本不影响船舶航行。可是现在,想把渔船移动一厘米都不可能。”正在渔船上整修的孙师傅告诉记者。
-曹妃甸港未受海冰影响
记者随后来到曹妃甸港。作为“深水不冻港”的曹妃甸水域,三港池、锚地、油田水域也出现了少量散碎浮冰。据曹妃甸海事局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浮冰目前对船舶进出港未造成大影响,但随着潮水的涨落变化,锚地浮冰随潮流漂移,导致锚泊船走锚事件增加。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提前预防海冰带来的影响,曹妃甸海事局一方面根据港池、锚地、人工岛多个冰情采集点,做好冰况信息的收集、核实工作,并及时将冰况信息传达给港口相关单位,做好预警预控;另一方面对具有破冰能力的拖轮建立档案,与港口破冰力量建立有效的沟通联系机制,加强联动,一旦出现冰情严重情况,及时组织协调破冰船舶展开破冰作业。并针对锚地船舶有重点地通过高频CH08频道通知船舶督促船方切实加强锚泊值班,加强海冰情况监控,对有可能由浮冰漂移导致的船舶走锚险情做到早发现、早处置。
此外,曹妃甸海事处还有侧重的将电煤运输船舶作为安全监管重点,充分利用VTS、AIS、CCTV等信息化监管手段,进一步加强对电煤运输船舶的动态管理,并加大对船舶“防冻、防滑、防火、防风”措施的安全检查,督促电煤船舶做好室外水管油管防冻包扎、开航前主机暖机等工作,严防事故和险情的发生。
2012年以来,曹妃甸海事处已安全监管电煤运输船舶170余艘次,保障电煤运输460万余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