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瞳”存隐患 市场乱象丛生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消息称,彩色平光隐形眼镜(俗称“美瞳”)属于较高风险的医疗器械产品,今后将正式纳入医疗器械监管范畴,并建议生产、经营者暂停该产品的生产或进口。记者调查发现,我市市面上销售的“美瞳”产品种类繁多、质量良莠不齐,尽管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发出相关提醒,但不少经营户和消费者对于“美瞳”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不十分了解。
乱象一:
“美瞳”产品鱼龙混杂
2月7日,记者来到我市某商业街二层,这里有八九家销售彩色隐形眼镜的小店,销售的品牌和类型很多,价格从30元一副到200多元一副不等。记者看到,这些“美瞳”产品的外包装上印的全都是韩文或日文字样,并没有中文说明,无法辨识出生产厂家和产品批准文号。对此,店主解释为,“这些都是韩国、日本的品牌,通过当地代理商邮购的,保证是正货。”
“因为价格便宜,很多女孩子都喜欢来买。水凝、蜜桃、蕾丝系列都卖的不错,豹纹现在已经没货了。”一家小店的店主介绍说。当记者询问配戴“美瞳”对眼睛是否有要求时,店主回答“没什么要求,一般人都可以戴。”记者观察到,许多年轻消费者在选购“美瞳”时只关注镜片的花纹和颜色,对于产品质量以及基弧、透氧率、含水量等指标并不在意。走访过程中,记者询问几家店铺的销售人员和一些消费者,是否知道彩色平光隐形眼镜将被纳入三级医疗器械监管范畴,几乎所有人都表示不清楚。
“现在市面上销售的美瞳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有正规代理商的进口产品或国产品牌,质量过硬,但价格比较贵;其次就是大量非正规渠道进口的韩国品牌,因为进货渠道不明,质量是否真正合格无从验证;再次就是价格低廉的杂牌产品,大多是南方的一些小作坊生产的,有的进价不过几元钱。”某眼镜店老板谢先生告诉记者,不同档次的“美瞳”产品在材料和制作工艺上都有所不同。正规厂家一般采用“三明治”工艺,即将染料安全隔离在透明镜片当中,不接触眼睛;但杂牌劣质产品只是采用模压技术,将色素直接印染在隐形眼镜的内层,不仅透氧性差,戴久了还容易发生脱色,造成眼部感染。
乱象二:
一枚镜片多人试戴
“合格的‘美瞳’包装上都会有详细的中文标识、注册号、产品标准号等,千万不要买来路不明的镜片。”某大型眼镜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店内彩色隐形眼镜销售情况不错,“国家药监局的新规定是针对那些小商铺的,我们销售的隐形眼镜及护理液都是具有国家药监局产品注册证的产品,并不受影响。”
记者调查了解到,我市正规眼镜店出售的彩色隐形眼镜均有详细的中文标识和药监局批准文号。但是,为了迎合消费者,一些眼镜店准备了很多种类的“美瞳”试戴片,顾客可以直接试戴。
在新华道旁的一家眼镜店内,即将当新娘的杨女士和她的朋友轮番试戴了几款不同花色的“美瞳”镜片,然后购买了一款最满意的。“试戴美瞳会不会感染眼病?”对于记者的疑问,销售人员表示,“我们每天都会用护理液清洗。”
混戴隐形眼镜对眼睛有无危害?用护理液冲洗镜片能否起到消毒作用?眼科医生表示,沙眼、结膜炎等眼部疾病均可通过眼部分泌物传染,而护理液只能清除镜片表面的蛋白沉积,杀灭部分细菌和微生物,难以起到杀灭全部病毒的作用,多人试戴同一镜片极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因此,隐形眼镜开封后应专人专用,混戴隐形眼镜的行为不可取。
眼科专家:
配戴不当易引发眼部疾病
虽然一些正规的彩色平光隐形眼镜产品持有“准生证”,但眼科专家提醒,“美瞳”配戴不当会对眼睛造成伤害,需谨慎使用。
春节期间,爱美的王小姐购买了一副“美瞳”,参加亲友聚会时都会戴上,没想到几天后就觉得眼睛干涩、发痒、不断流泪,于是赶紧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角膜炎。市眼科医院副主任医师王焕荣告诉记者,医院门诊曾接待过多个因随便购买、使用彩色平光隐形眼镜而出现眼部不适的年轻女孩,大多表现为配戴镜片后眼睛充血、畏光、疼痛及视力模糊,多被确诊为角膜感染。
“彩色隐形眼镜中间增加了一层有色膜,比普通隐形眼镜透氧率更低,长时间配戴容易造成角膜缺氧,很容易造成角膜感染等眼部疾病。”王医师建议,没有特别需要或者从事特殊职业的消费者,尽量不要配戴“美瞳”。如需配戴,首先要对眼睛进行全面问诊和检查,然后进行专业验光,在专业医生的建议下选择合适的隐形眼镜。“眼球角膜曲率不同,选择的隐形眼镜基弧也不同。镜片曲径若与角膜曲率不相适应,还会造成角膜磨损,严重者会导致角膜溃疡或穿孔。”
王医师强调,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配戴“美瞳”。如中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眼球视轴尚未定形,若过早或较长时间连续配戴隐形眼镜,易产生角膜缺氧和生理代谢障碍等副作用。孕妇、患有眼疾、免疫系统疾病以及40岁以上的人群也都不宜配戴。
本报记者胡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