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又见李海燕(图)
发布时间:2012/2/10 10:52:51 | 人感兴趣

又见李海燕

图为李海燕在演唱。陈洁摄

  (本报记者 黄岩)

  一头乌黑的短发,衬托着清秀的面庞。明朗的双眸中,闪动着热情的光芒。一条鲜亮的大红围巾,在一身黑色的中式衣裤衬托下格外醒目。京剧表演艺术家李海燕一走上舞台,便赢得了满堂彩。掌声停顿下来,她翘起兰花指,轻启朱唇,《锁麟囊·春秋亭外》那婉转动听的曲调,便流淌进坐在成兆才大戏院里的每位戏迷心中。

  2月8日,为祝贺滦南县扒齿港镇绳各庄村“成兆才家乡评剧团”成立,李海燕和著名艺术家古文月、孟广禄、刘萍、孙璐阳等,来到评剧创始人成兆才先生的故乡,参加全国戏曲名家名段滦南演唱会,为这里的乡亲们倾情演唱。

  在如潮的掌声中谢幕后,李海燕回到了休息室。我们的交流就从故乡情开始了——

  “今天又一次站在了家乡的舞台上,我心里觉得特别亲切。唐山是我艺术人生起步的地方,她培养我成长,给了我荣耀。每一次回到家乡演出,都会感觉到她的变化。这不,今天我们就迷路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让我这个老唐山人有点转向啊!”

  李海燕优雅地笑了。说着笑着,她的眼里悄然浮出了泪光,思绪也回到了那灵动小丫的当年:“我又想那些大槐树、大柳树了。13岁那年,我从海滨小城山海关考进了唐山地区京剧团学员班,开始学习京戏。文化局的景新局长,从北京请来老师给我们讲课。那时候条件可艰苦啦,住的都是简易房,冬天冷夏天热;伙食是粗粮一半细粮一半,我们小孩儿都馋呐,就先吃了粗粮,再吃细粮,嘿嘿。那时余震经常发生,在简易房里上课,房顶上往下掉土啊!”

  虽然物质条件很差,但李海燕说那些日子过得却是非常充实。每天大家在一起就是学啊、唱啊、练啊,然后倒头便睡。生活单纯,人性也单纯。一群十几岁的少男少女,早上5点半就起床,跑到院子里的槐树、柳树下,下腰、劈腿、吊嗓子,练功都是非常的卖力气。因为太过投入,自己的腰都落下了毛病,现在一到阴雨天还隐隐作痛呢。李海燕说那个年代,大家有自己简单的快乐。有一个冬天,大雪下得特别大,那雪花赛过了铜钱呐。同学们穿上军大衣,去堆雪人、打雪仗,在雪地里翻来滚去,那种从心里发出的笑声,至今都难忘啊!

  说到此处,她抬起眼望着前方,轻轻叹了口气:“听说那些树都很粗很高了。我真想再到那些大树底下站一会儿!”

  家乡的岁月,让李海燕成长、成名,她在心中时常感念着那些助她成功的师长、父辈和同行。提起陈立友、冯国安、龙家俊等老一辈市领导,她就会感受到父亲般的温暖。还有唐山市京剧团的那些哥们儿、姐们儿,提起来都让海燕眉飞色舞。她说那个团队非常棒,大家都很喜欢、支持自己的工作,是他们托起了自己事业的航船。离开唐山,心中非常不舍,是这块热土养育了自己,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自己永远不会忘记唐山的恩情。

  尽管离开唐山18年了,但李海燕时刻关注着家乡戏曲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她说唐山有很好的艺术氛围,观众们爱戏、懂戏,街头巷尾有许多人在唱、在演,每次评剧节都是观者如潮,这些都是非常棒的群众基础。但眼下戏曲人才的涌现略显迟缓,如今条件这么好,还希望青年演员付得出辛苦、耐得住寂寞。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话到啥时候都不过时。也希望政府部门多为培养新人创造环境,加快其成才进度,延长其艺术生命。

  因为我们曾经是邻居,话题自然谈及了她的家庭。李海燕当年诞下的那对龙凤胎,曾经是邻里们非常喜爱的两个宝贝儿。兄妹俩在树阴下与大伙儿玩乐、嬉耍的情形,至今让人历历在目。

  “两个孩子都大啦!儿子比我都高了,他特别喜欢动漫艺术,整天就是画呀涂啊,有时候想到一个好点子,大半夜就爬起来创作,他的好多作品得到了专业公司的认可。女儿去年到纽约留学了,说实在的,我挺对不住她的。在她准备出国的那些日子,我正带着国家京剧院二团在江西老区演出,没有时间来给她采买些生活用品。白天我要组织全团的演出,只有到了晚上才能和她通个话,叮嘱她一些重要的事情。可她非常懂事,总是在电话里安慰我,对我说妈妈你不要太累了,自己多保重之类的话。每当我听到这些话,就悄悄地流泪,心里也挺高兴的,孩子大了懂事了,母女连心哪!”说起那一双儿女,李海燕显得神采飞扬。

  这时有人拿过一个大本子来,说是让李老师留下墨宝。她略加沉思后,笔走龙蛇写下12个大字:弘扬戏曲艺术,振兴唐山文化。字句间,凝聚了对家乡文化事业的希望与祝福。

  首都这片高远的天空,不仅让李海燕实现了艺术上的飞跃,成为京剧程派艺术的领军人物,她同时还担任了国家京剧院二团团长的职务,背负起培养京剧艺术接班人的重担。因为第二天还有重要的会议,她在夜色中匆匆地告辞了。

  我把她送到汽车前,她再一次抬起头,深情地凝望了一眼“成兆才大戏院”那6个闪闪发光的红色大字,握着我的手说:“如果老家有什么需要,我会随时回来!”

.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0 19:13:23,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