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保质期有差别 短的3个月长的2年
(记者 赵立峰)“同样是大米,怎么保质期还不一样?”昨天,家住市区的张女士说,过年的时候亲戚朋友送给她两袋大米,但这两款不同品牌的大米保质期却不一样,一个是3个月,一个是12个月。昨天,记者特地到市区多家超市、粮油店和平价菜店进行调查,发现了与张女士所说类似的现象。
在市区一家超市,记者看到,货架上摆着不同品牌的大米,其中,包装上有“绿色食品”标志的优质大米的保质期是3个月,盘锦大米的保质期是12个月,东北优质大米的保质期长达18个月。超市工作人员表示,米的加工工艺或加工流程不一样,会导致产品的保质期不一样。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市区多家粮油店、平价菜店,发现米的保质期相对较短。一家粮油店出售的一种普通米在常温下保质期仅100天,而另一种稻米的保质期为春夏季90天、秋冬季120天。店员告诉记者,超市主要卖的是外地米,而粮油店、平价菜店卖的多是本地新米,一般新米的保质期都不是很长,在3个月到半年之间。
据了解,大米的保质期与加工环境和包装方式有关。如果是真空包装,保质期相对较长;普通包装,保质期就会短一些。但不管保质期如何,一般情况下,离生产日期越久,大米的营养价值会越低,过了保质期的大米,肯定会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此外,业内人士提醒市民注意大米的储存方法:米买回去要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湿度不能大,这样米不容易受潮和发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