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名叫李汝启,是丰南区大新庄镇中学的一名物理教师,曾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唐山市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多年来,他用残疾的身躯书写着人生大爱,无私奉献、爱岗敬业,成为人民教师的典范。如今他不仅是教育系统学习的标杆,更成为各行各业立足岗位作贡献、勇于创新当先锋的楷模
党员李老师的一天
(刘新)
编者按:日前,市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向本报编辑部转来一篇稿件——《党员李老师的一天》,作者深入基层,忠实记录了我市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李汝启老师一天忙碌的身影。今日本报特刊此文,以飨读者。
2011年9月27日5:00,李汝启老师比往常提前15分钟起床,因为他今天还要独自完成穿鞋的“任务”,天天陪在身边的妻子去了哈尔滨照顾女儿。李汝启3岁时由于医疗事故,从活蹦乱跳变得全身瘫软。到9岁上学的时候,他的一条腿发育不良,还不如手臂粗,所幸的是走路时能用上力;另一条腿却还是软弱无力,走路要借助于纯钢打造的支架和拐杖。一些在常人轻而易举就能做好的事,到他这里却是道道难关。正常人穿鞋用不了1分钟,而李汝启穿好他的鞋却要用半个小时——李汝启的鞋都是定制的,鞋上有特制的钢质支架,穿时需要别人帮忙慢慢把脚放进鞋里,把钢质支架反复试着固定在腿上,固定好后还要站起来试试,如果不合适还必须反复调整、摆布,直到完全吻合上为止。如果摆布不好,一天下来,他的腿就会被磨得血肉模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李汝启天天重复着同样的“功课”。
6:05,李老师骑着他的电动车来到学生宿舍区督促学生们起床。多年来,李老师都是第一个到校、最晚一个离校。这辆电动助力车不仅陪他走过了无数个风风雨雨的日子,而且在学校同样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1998级学生李晓培因膝关节扭伤无法正常上学,李老师就用自己的残疾助力车接送她上学,每天4趟,风雨无阻,整整坚持了两个月。2002级学生董双双同学在校生病,李老师用助力车载着她和她母亲赶到医院。他让家长看着董双双,自己拄着拐跑前跑后,直到办完了全部手续。
还有郑成宗、李春影、雷颖、齐国月、孟秋、郑颖、孙建华……乘过李老师的残疾助力车的人,每年都有几十个,这辆残疾人助力车,被全校师生戏称为“校园救护车”。
6:20,李老师组织住宿生吃早饭、清点人数、带全体住宿生到教学楼上课。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让李老师养成了最大限度和孩子们在一起的习惯。每天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看到有的学生穿的少就将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学生,课间和学生们一起活动、谈心……和孩子们在一起,李老师既把自己当成和他们一样的孩子,又把他们看成自己的孩子。1997级学生郑娟的手每到冬天就会生冻疮,看到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缺少关爱,李老师就让妻子做了一副手指可以伸到外面写字的棉手套,并且每天灌一瓶开水给她焐手,直到郑娟的冻疮痊愈。遇到学生在学校有个头疼脑热,李老师总是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照顾他们,带学生去医院,送学生回家,用自己的助力车载着他和他无私的爱穿梭在大新庄的村头巷尾。
在李汝启的教学生涯中,爱学生已融入了他的生命。
2005级学生孟博曾因不服老师管理而辍学。李老师通过几次家访并和孟博谈心发现,孟博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李老师抓住机会,以此为突破口,对孟博的优点大加赞扬,并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在老师充满期望的目光中,孟博终于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05年中考,孟博以优异成绩升入了丰南一中。如今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孟博每次回家都要先去看望李老师,他说,李老师教给他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
从教19年,李老师没有让一个学生掉队!
7:40,李老师与同组教师集体备课。
9:30—10:15,在九年级6班上课。
学校领导照顾李老师,准备不再给他安排课,但考虑到今年镇内三个学校合并,工作量大、任务繁重,李老师主动要求和其他老师一样担任九年级三个班的物理课,同时担任年级组长。李老师的课讲得深入浅出,时常把生活常识、自然现象、名人故事、小实验、科学小品等与所教的知识联系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讲“机械能的转换”时,他放弃了传统的“麦克斯韦滚摆”导入,改为跟此原理相同的同学们常玩的“悠悠球”导入,“机械能的转换”原理被他讲得生动直观,吸引了所有孩子的注意力。有的同学提出皮球弹起时的形变不容易理解,李老师就根据自己的摸索和对生活的理解,用面团摔下去的形变给学生讲原理,学生在他直观地演示和形象地讲解下,收获颇丰。物理教学中,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是一个难点,李老师在讲这个原理的时候,准备了一个玻璃管和一个长颈漏斗,把两个器皿都蒙上橡皮膜,然后注上相同质量的水,长颈漏斗上端的管细,于是,长颈漏斗上的橡皮膜变形非常明显,一个物理教学中的难点就在李老师的悉心探索和大胆实践中解决了。
当过老师的人都知道,课堂教学中有一个长期难以解决的矛盾,那就是讲课内容深浅难易的把握——一个班几十个学生,程度参差不齐,讲深了,差生跟不上;讲浅了,优生吃不饱。如何满足各个档次的学生需求,这对老师是一个考验。李汝启在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他创造了“添减教学法”——先按中等水平给学生设计一套题,然后通过删减条件让题目简化,教会所有学生,再添加条件使题目深化,锻炼优生的能力。这无形中就给自己的备课增加了难度——几乎是每一堂课,他都要设计三套教案!多年来,李老师的物理课没有后进生,教学成绩一直在全区保持领先水平,有数百名学生升入了丰南一中,有4名学生因中考成绩突出而升入了唐山一中。在上级组织的物理竞赛中,李老师指导的学生李庆山、唐剑、孙立波、李春喜等都获得市级以上奖励。
10:25,批改作业前,李老师稍稍松了一口气,给远在哈尔滨的妻子打了个电话,询问女儿手术的准备情况。2011年6月份,在哈尔滨上大学的女儿被诊断得了气胸,经保守治疗一段时间后,8月底又复发,医院要求父母去商量治疗方案,尽快决定是否手术。当时学校正准备开学,三校合并,学生老师都是刚刚融合在一起,各项工作需要尽快熟悉理顺,李老师怎么也放不下自己的工作,放心不下自己的学生。女儿需要父亲,学生们更需要李老师啊,他们习惯了在李老师温暖的目光中学习、游戏,习惯了一进校园就看到李老师的身影。李老师愧疚地让从未出过远门的妻子去了哈尔滨。在与女儿通话中,李老师的一番话让颇感委屈的女儿破涕为笑。“孩子,原谅爸爸不能陪着你做手术,刚开学,我又是年级组长,不能因为我不在影响大家的工作,这么多年爸爸就是这样过来的,不会让我因为你请假耽误学生的课吧?况且你在医院有医生治疗,有妈妈陪着,小手术算不了什么,我的女儿应该很坚强啊!”懂事的女儿因为父亲的误诊致残曾立志学医,因为她心疼父亲的不易。放下电话,李老师抹去早已淌在脸上的泪水。李老师嘴上说没什么,但毕竟是开胸手术,他怎能不担心啊!
12:00,中午前后,李老师始终坚持照顾学生们上下学。在学校食堂简单吃了午饭,李老师像往常一样在校园内看着学生们来来去去,学生们欢快的笑脸也许可以让他暂时忘记女儿的病痛。他爱校园、爱讲台,爱和孩子们在一起,这让他感到自己的人生富有价值。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李老师克服自己身体的不便,利用双休日和晚上时间每学期都要坚持家访几十次,村民都认识了他。有一次,他到大新庄镇东里庄村家访,一个村民老远就和他打招呼:“李老师,我认识你,今天你到谁家去?我送你。”听到乡亲们热情的话,李汝启的心里热乎乎的。曾经的摸黑行走,曾经摔过的跟头都不算什么,只要同事们说“汝启还行”,只要乡亲们说“汝启不错”,李老师就心满意足了。因为他觉得自己得到的已经很多。为此,校长曾经对老师们说,只要李汝启能做到的你们都能做到,谁也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李汝启就是所有教师的标杆。
14:30,李老师在批改作业的间隙,起身来到办公室外,这时女儿被送进手术室。他只能对着哈尔滨的方向,在千里之外默默祝福女儿:平安顺利!
15:30—17:10,李老师给九年级4班、5班上了两节物理课。
17:30,妻子打来电话,女儿被推出手术室,手术很顺利。
这时,李老师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了,坐在椅子上,他仿佛苍老了许多。
18:05,李老师重复着每天相同的工作,组织学生们就餐,然后上晚自习。
20:30,清点学生人数,组织学生到宿舍区做好睡前准备。
学生就寝后,和教师们一起查宿。
21:30,直到这个时候,李老师忙完一天的工作准备回家。
其他老师看到李老师不容易,主动帮他完成一些工作,李老师非常感激,但却从不因此而懈怠,用他的话说,只要我能做到的、只要我承诺做到的就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做好。李汝启的党员认责承诺书中这样写到: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爱生如子,传道授业;甘于奉献,书写大爱。
作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李汝启始终不忘自己的党员本色,他的人生因执著而奉献,因奉献而完美。
2006年,李汝启当选唐山市十佳教师并被评为唐山市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5月,他当选唐山市丰南区十大杰出青年,同年9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2006年,丰南区1996届毕业生李大鹏在互联网上建立了一个主题为“丰南区大新庄中学校友——再次聚首李老师身旁”的博客,一时间,人们争相跟帖,抒发着自己的感受……
——2002级学生李倩在帖中说:“每次我发病,都是李老师送我,一学期下来,李老师送我回家或到医院的次数竟有28次。”
——青年教师孙宏伟说:“李老师把3次讲优质课的机会都让给了我,并对我进行了全面的指导,在我获得的这3个优质课证书上凝结着李老师的品格和心血。”
——学生郑娜的家长感激地说:“遇上李老师这样的好老师,是我们孩子一生的福分!”
一个残疾教师,何以受到人们如此的尊敬和爱戴呢?大新庄中学教务主任李茂儒的一段话给出了答案:“像李老师这样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的老师不是没有;像李老师这样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老师也不是没有;像李老师这样对业务精益求精的老师还不是没有;像李老师这样关心同事、热心助人的老师更不是没有;但李汝启老师把这些优点集于自己一身。”
这,就是党员李老师的“特殊”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