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毁容”买单?
伴随着整形行业的迅猛发展,毁容事件也是频频发生。然而,人们在为毁容扼腕叹息之余,是否会想到,谁为“毁容”买单?
在整形行业,美丽与利润是一对孪生姐妹。“美丽经济”犹如一块诱人的蛋糕吸引了一大批无资质、无设备、无条件的非专业人士的“加盟”。其结果直接造成了毁容风险的加剧,随之而来的是索赔难题。
48岁的王女士在我市一家整形门诊花1万多元做了拉皮除皱手术,实施手术的是一位来自上海的专家。专家告诉她,像这样的手术在上海的整形医院里要五六万元,因唐山的手术量比较大,他才定期来唐山做手术的。手术恢复后,王女士的左眉和左眼却不会动了,而且低垂下来。找到整形门诊,工作人员答复她说:“经与上海专家电话咨询,可能是手术中不小心碰到了面部神经,恢复一段时间就没事了。”3个月的等待,王女士盼来的却是失望。她找到整形门诊要求索赔,工作人员以种种借口推脱。终于有一天,整形门诊人去楼空,王女士则欲诉无门。开滦医院美容整形专家杨晓林为王女士诊断为:拉皮除皱手术损伤面神经而造成面瘫,是无法修复的。
在别人眼中五官端正的张女士根本没有整容的必要,但张女士却总觉得自己的眼睛小。半年前,她在自己经常去的一家美容院和美容小姐聊天时得知,由北京来的整形医生可为其做双眼皮手术,手术费才1500元。医生电脑里美丽的照片,坚定了她做手术的信心。在美容院的美容室里,医生为她做了双眼皮手术,但术后双眼皮感染,留下了疤痕,成了“疤瘌眼”。其找到美容院讨说法,美容师却说是张女士是疤痕皮肤,美容院没任何责任。美容院根本没有解决问题的诚意,甚至连手术费用都不予退还。
唐山市鸿翔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剑介绍说,个体美容院和整形门诊并不具备医疗整形的资质,通过“走穴医生”前来越位实施手术的做法也是违法的。面对违法操作下的毁容事件,消费者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记者曹瑞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