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增加 网络冲击 民营书店路在何方
近日,记者在走访我市图书市场时发现,近几年尽管我市书店数量并无大幅攀升,阅读群体也未大幅减少,但受运营成本增加,网络冲击加大等因素影响,目前我市多数民营实体书店已经进入微利时代。有业内人士表示,现在许多民营书店除了卖教辅书,几乎就没有了生存之路。
现状:
进入微利时代
热卖的只有教辅书
在新华道附近一家书店,打出了“会员价7.5折,非会员价8折”的促销广告,书店负责人称,春节过后虽是书店传统旺季,但他们的阅读人群却未大幅攀升,只能靠打折促销来拉些客源,否则当月房租都赚不回来。
“以前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相对单一,多数还是以书本为主,而且买书的渠道基本就是去书店。现在,网上订书不但送货上门,而且还能打很大的折扣,这与到书店按原价购书相比有很大优势。”在书店里,一个小伙子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他来书店就是找找看自己喜欢哪些书,然后把名字记下来,回去再到网上订购。 “有的一本书能差出十几元呢,总买书能不算这笔经济账吗!”
在一家颇具规模的书店内,出资人之一张老板告诉记者,现在的生意跟10年前没法比,“当初我们投资近20万元开了这家店,最多的时候一个月销售额达10多万元,现在每月只有2万多元,相当于10年前的五分之一。”
张老板说,现在开书店。除去货品成本、房租、4名雇员的工资,书店的几个投资人根本就不赚钱。“我们早就不想做这个行业了,但关店又有些舍不得。”该店销售经理耿经理表示,现在的许多民营书店,如果不卖教辅类图书,根本就没法活下去。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多家书店后发现,生意不错的,多以售卖各类考证、考研图书或中小学的教辅类图书为主。尤其是中小学开学前后,面对中小学的教辅类图书和工具书卖得异常火爆。而其他类书籍,即使是现在的热门书籍也没有出现热卖的景象。
原因:
成本增加 网络冲击
耿经理告诉记者,从2010年至今,图书的利润空间至少缩水一半。她表示,由于图书纸张价格拉动,导致图书成本价格不断上涨,图书利润空间已由原来的三四折缩减至现在的一二折,甚至不足一折,由于彼此间竞争压力较大,只能靠薄利多销。除了图书本身利润减少外,房租、人工费等运营成本不断上涨,也使本来就很少的利润空间,被一再压缩。
采访中不少商家表示:网上书店的冲击是主因之一。“网上书店的冲击太厉害了。”书店老板李卫国说,如今单本图书的利润很薄,以前一本图书可能有7-8元利润,现在只有3-4元。“这样一来,零售商的成本增加了,利润却少了。网上书店则不同,他们没有实体店面,成本低,走的就是量。”李卫国觉得,现在流行电子书、手机阅读,这些尤其受年轻人的追捧,一定程度上也对实体书店形成了挤压。“现在电视、网络这么发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读书、不看报。人们的观念、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进书店的人越来越少。这几年图书虽然品种全了,但却出现了读者找书难、经营管理难的问题,造成单册书销售水平下降。”
出路:
采用多种经营模式
书店被喻为一个城市的文化窗口,其面对众多不利因素,该如何突出“重围”?书店老板李卫国觉得,实体书店可实现与网络资源无缝对接,建立自己的网店,全方位服务读者。市区一家民营大型书店负责人则谈到,除了书本的交易,书店可以考虑延展经营项目,比如“书店+咖啡馆+购物”的书店文化,营造愉悦的阅读体验带书店突出“重围。
据了解,目前我市的许多书店都各自拿出了吸引读者的“撒手锏”,比如书店办会员卡买书优惠,制定特价书日等等,有的书店干脆将网上购书与电话配送等多种经营模式并用,既满足了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又扩大了客户群。与此同时,记者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对企业文化的培养,很多企业直接从书店订书用于对员工的培养。一些书店的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企业购书量比零售量还大。
“不但要改变经营模式,而且还要做大量市场调研,了解读者需求,对图书进行精选,这样才能实现书店的优化发展。”尽管图书市场面临着种种挑战,书店老板李卫国仍信心十足,“有调查表明,纸制品读物可以让人有充分的想象空间,这是其他任何媒介都没法代替的。不可否认,书店在竞争过程中也有其自身优势。选择网络购书这种方式一般还是以年轻人为主,虽然在网上可以优惠,但在书店选择空间大,多数人来书店是为了享受淘书的乐趣。只要提高运营水平,书店还是有发展空间的。”
闫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