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不设密码更安全?
(记者刘珲)近日,有网友在理财论坛上发帖说,信用卡不设密码其实更安全,由此引发了社会热议,记者为此作了一番调查。
发帖者说,一旦信用卡被盗刷,有密码的持卡人需负全责;若没有设置密码,那么交易只有凭持卡人的亲笔签名才有效,如果不是持卡人的签名,则银行需要负责。事实果真如此?一旦发生信用卡被冒用的事件,没设密码的持卡人权益就能得到保护吗?就此,记者拨打了多家银行信用卡服务中心的电话询问,得到的答复均是:“目前没有接到相关通知,银行卡是否设密码,并不能直接决定损失由谁承担。”银行工作人员介绍,如果客户的信用卡丢失,客户应在第一时间向银行办理挂失。在挂失之前如出现被盗刷的情况,损失由客户承担;办理挂失手续后,如果再出现被盗刷的情况,则损失由银行方面承担。
唐山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智赢理财工作室主任王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凭签名消费是国外通用的做法,但国外签名模式是依托于完善的国家信用制度下的产物。理论上,如果信用卡被盗刷后签名不符,持卡人可以申请拒付。但是以目前国内银行业和服务业的整体水平而论,持卡人举证和获得保障存在诸多困难,拒付并不容易。另外持卡人需要举证消费签名不是本人所为,但中文签名事实上很容易被模仿,且辨别度不高。此外,如果是在网络上被盗刷,更是存在难以举证、难获补偿的问题。
专业人士提醒,要想保证信用卡的安全,最关键的问题是妥善保管卡片和提高用卡的安全意识。目前国内使用信用卡凭密码消费是很多人的习惯,很多商家根本不会留意签名。密码设置及保存得好,对信用卡的安全而言是一道较好的屏障。持卡人在设置银行卡密码时,应做到易于记忆但难以破译,不能以简单数字排列的密码或用生日日期、电话号码、身份证件号码、家庭住址门牌号等有关个人信息的数字作为密码,以防被破译。对于银行卡密码的保管,持卡人既不要写在或保存在任何可能让他人看到或得到的地方,也不要将密码存放在手机里,更不要写在银行卡背面或将密码与银行卡放在一起。另外,持卡人还应谨防不法分子冒充银行或公安工作人员骗取密码。市民在ATM机上输入密码时,应用手或身体挡住操作,防止其他人或针孔摄像机偷窥。如果发现密码被偷窥,应立即修改密码或联系银行办理密码挂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