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唐山又一道旅游风景线
——解读《唐山北部长城区域旅游总体规划》(中)
(唐山新空间创景旅游规划设计院)
《唐山北部长城区域旅游总体规划》将唐山北部长城旅游的主题定位为行走长城,绿色休闲。即:以实体长城遗存为依托,以绿色休闲度假为诉求导向,运用时尚理念对唐山北部长城区域资源,特别是长城主体进行创意性开发,以此来实现长城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最终形成以长城绿道为核心产品、以区域文化为底蕴、以众多优质资源点和景区为支撑的唐山北部长城旅游大景区,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其核心产品为:唐山·中国长城绿道
“绿道”内涵很广,查理斯·莱托在其经典著作《美国的绿道》中所下的定义:绿道就是沿着诸如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诸如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它是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及其他高密度聚居区之间进行连接的开敞空间纽带。
“绿道”所具有的以下主要特性能够与唐山北部长城沿线的资源特点和开发诉求相贴切和统一。
①绿道的空间结构是线性的。唐山北部长城沿线即是西起遵化,东到迁安的线性空间结构。
②绿道的最主要特征是连接。通过绿道建设贯通唐山北部长城区域,并将220公里的长城遗存作为一个旅游资源体进行规划设计,既包括形式上的连接,如景观、景点、线路等的空间连接,又包括内容上的连接,如历史、文化、民俗等的主题连接。
③绿道的产品性。绿道不仅是功能性的交通通道,更是现代旅游者所追求的新型、时尚的旅游消费产品。如国际上的德国绿道、美国东海岸绿道、英国绿道,国内的珠三角绿道等,都受到了旅游者的大力欢迎,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④绿道是多功能的,包括生态、社会、文化、游憩、经济等功能。以具有以上功能的“绿道”产品作为唐山北部长城沿线旅游开发的载体,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出该区域资源的价值,并实现资源的多功能高效利用。
⑤绿道是可持续的,是兼顾自然、人文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唐山北部长城沿线也正是要寻求一种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
因此,以唐山北部长城沿线为整体旅游资源,形成“唐山·中国长城绿道”核心产品。这一“绿道”与一般意义的绿道不同,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实体绿道,又包括旅游意义上的主题绿道。最终唐山·中国长城绿道将成为旅游内容最丰富、市场性能最好、中国体量最大的长城主题绿道,成为景区交通便捷之道、游客观光消费之道、旅游绿色生态之道、民俗风情展示之道、农民致富增收之道、自驾体验畅游之道。
按照规划,唐山北部长城区域的旅游总体布局为“一大主体、三大板块、四大综合体、五大产品系列”。
一大主体,即长城本体区域,具体体现的核心产品为绿道。
绿道设计以遵化为入口,迁安为出口,迁西段利用原有长城旅游路线和三抚路环状交通路线设计,串联起沿途景区、景点,从西到东具体线路如下:
遵化段:起点黄花山,途经石门—东陵乡—上关—汤泉乡—西下营西沟—西下营东沟—兴旺寨乡—罗文峪—侯家寨乡—洪山口与迁西二道城子相连。
迁西段:途经二道城子—龙井关—栗树湾子(滦棵岭—小脑峪—岔沟—栗树湾子)—汉儿庄乡—赵庄—滦阳洒河桥镇—胡家店—宋庄子—东贾庄子—董家口—青山口—榆木岭—兰城沟—大岭寨—太平寨镇—擦崖子口—罗家屯镇—迁安段红峪口。
迁安段:迁安市计划修建两个大型驿站,同时利用白羊峪景区作为此段绿道的自驾游集散地。在新三抚路小崔庄、台头岭、建昌营镇这三个节点处设计辅路通往红峪口、白羊峪、冷口温泉及徐流口。
其整体布局为“一干四支”:干道——自驾车绿道(西起黄花山,东到河流口);四支——自行车绿道、徒步绿道、滨水绿道、空中绿道。
三大板块即:
1.皇家文化旅游板块:融合长城沿线的皇家陵寝、皇家汤泉、皇家寺庙,以遵化为主要区域,以清东陵世界文化遗产的皇家文化为核心,打造遵化大东陵旅游板块。同时辐射北部沿线其他区域皇家旅游产品,并充分与绿道相结合,设计具有皇家文化特色和绿道体系特点的旅游产品,打造唐山北部长城沿线的皇家文化旅游板块。
2.戍边文化旅游板块:唐山市境内明长城是蓟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位于迁西县三屯营镇,明代名将戚继光镇守16年的总兵府,积淀了深厚的戍边文化。以迁西为主要区域,以明朝戍边文化为核心,整合并贯穿北部长城沿线的长城景观、长城关口、长城景区,集中展现历史遗存下来的戍边文化,打造唐山北部长城沿线的戍边文化旅游板块。
3.黄帝文化旅游板块:以迁安为主要区域,以黄帝始祖文化为核心,以姓氏文化为固化表象,以集中和分散两种方式布局旅游产品,打造唐山北部长城沿线的黄帝文化旅游板块。
四大综合体即:
1.清东陵旅游开发区:将其打造成集皇家陵寝观光、温泉度假、文化游乐、休闲农业于一身的综合性新型旅游产业发展区。空间布局为“一轴(马兰河绿色走廊)、两核(清东陵旅游观光核和汤泉度假旅游核)、两心(旅游集散中心和度假接待中心)、五区(清东陵核心景区、东陵堪舆文化博览区、清文化体验区、农业生态休闲区、温泉度假区)、三镇(东陵文化小镇、历史文化名镇和汤泉新镇)”。
2.龙山轩辕黄帝姓氏始祖文化城:以迁安黄帝文化为背景,提取其中的姓氏文化为主要表现方面,形成华夏姓氏始祖文化园,打造世界华人寻根问祖之地。精心打造体现远古时代特征的巨石时代公园,修建“华族公社”“洪荒神道”,建造“中华建木”、华夏姓氏始祖坛。
3.景忠山文化旅游区:以佛释道三教宗教文化体验为基础,融合区域历史文化精华,以中国福文化为延伸,带动山地休闲养生、皇家休闲度假发展,打造集宗教文化体验、历史文化体验、山地休闲体验、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北方名山。建造景忠山标志性建筑之一——大型碧霞元君主题雕塑、康熙行宫、集福古文化商业街(香街庙市)、福文化广场(或道教阴阳广场)、戚继光主题文化园、行业始祖庙——公墓园、御香园等。
4.滦河谷休闲旅游区:依托滦河沿线的旅游资源,将该区域建成生态特色鲜明、休闲功能完备、项目相对集中、产业链条完整的生态休闲旅游集聚区。其空间布局为“一带、四区、多点”。“一带”:滦河带状旅游廊道;“四区”:栗香湖滨水休闲区、滦水湾城市休闲区、滦河湿地生态休闲区、滦河谷运动休闲区;“多点”:整个项目区域分布濡水古渡、莲花峰山地度假营地、团汀生态庄园、金水湾游艇俱乐部、栗香湖生态度假村、城市中南央游憩区、馨心岛城市客厅、月牙湾观鸟基地、五虎山山地运动休闲基地、异域风情小镇等多个旅游开发项目和景区景点。
五大产品系列包括:长城景观文化产品系列、自然生态观光产品系列、文化探寻体验产品系列、时尚运动休闲产品系列、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