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王天译文 陈洁图
《抗日救国歌》、《石各庄歼灭战》、《郭官屯打鬼子佐佐木》……提起上世纪40年代的抗战歌曲,尤其是反映丰润当地抗战史实的歌曲,现年已经83岁、有着69年党龄的丰润区退休老干部隆峰如数家珍。为了将这些在抗战时期丰润乃至冀东地区广为流传的抗战歌曲一一记录下来,曾任战时丰润地区儿童团团长的隆峰利用近一年的时间,在经过多方考证后,编辑成册。如今,这本书正在由丰润区文广新局校订,将于近期出版。
战时儿童团长自创多首抗战歌曲
3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隆峰位于丰润区火车站附近的家中时,已经83岁的隆峰正带着花镜,细心地对歌曲《小两口做军鞋》进行修正。“这是我这几天才刚刚回忆并记录下来的歌曲。为了这首歌,我找了丰润区八九名70岁以上、曾经学过这首歌的老人校对,最终才把歌曲的全部歌词回忆记录了下来。”隆峰说,加上这首歌曲,他至今已经回忆并记录下来了32首抗战歌曲。
隆峰告诉记者,他于1929年4月17日出生在丰润区白官屯镇。“我8岁上学,读到12岁时,就因为战乱不得已辍学了。辍学之后,我先是当了村儿童团的团长。”隆峰回忆说,1942年前后,丰润区战事正紧,八路军在当地刚刚建立的联系网很快就遭到了日军的破坏,“那时候,我就当起了送信员,很多时候,为送一封信,要穿越很多个村庄。”隆峰说。
1943年,经受住了战争考验的丰润地区,共产党的交通网络全部恢复,已经光荣入党的隆峰也担当起了丰润地区儿童团团长的职务。“那时,我每天工作的一大部分就是带领儿童团学习抗战歌曲。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根据当地抗战的事实,编写了很多首歌,受到了大家的欢迎。”隆峰说。
如今耄耋老人歌曲记录抗战历史
70年过去了,当年那一声声激人奋进的抗战歌曲,如今已经很少再有人记得。为了不让这些用歌词记录了一个时代的歌曲沉寂,多年来,隆峰想尽了方法。
每到“七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隆峰就在自己家里举办个人家庭唱演会,将记忆中的老歌唱给儿孙们听。他还出资2万余元,购置了音响等设备,组建了50多人参加的老人合唱团,专门演唱抗日老歌,并多次参加市、区举办的歌咏大赛。除了唱歌之外,他还利用快板等传统艺术形式,将这些老歌做了新的编排。
“虽然这些歌曲得到了大家的好评,但往往都是一带而过,真正记住歌词内容的没有几个。”隆峰说,为了让大家记住那些在战火中衍生的歌词,从去年冬季,隆峰老人就开始了多方挖掘、搜集、整理老歌。
“如今,我已经整理了32首老歌,这些歌中,有广为流传的《抗战救国》、《十二月里》、《到敌人后方去》,也有用歌曲记录丰润战斗事实的《石各庄歼灭战》《端掉白官屯据点》《郭官屯打鬼子佐佐木》。我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歌曲,让后代人记住日本的罪行,也记住当年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不屈不饶的斗争。”隆峰激动地说。 14日上午,记者从丰润区文广新局了解到,目前,由隆峰记录编辑的30多首歌曲,目前正在校订当中,将于近期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