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王静田/文 张红琢供图
在为烈士寻亲的路途上,张红琢又一次出发了。5年来,张红琢走遍大江南北,只为一个目的,那就是为安葬在全国各地的烈士找到他们的亲人。到目前为止,他已为安徽、江西、河南、吉林、山西、天津、河北、辽宁、黑龙江等省市的140多位烈士找到了家人。2月16日,张红琢赶赴辽宁、吉林,跑遍了这里的20多个烈士陵园,拍摄了5000多张写有抗美援朝烈士资料的墓碑照片,最后从中整理出17位唐山籍抗美援朝烈士,张红琢已为其中的两位烈士找到亲人。
抗美援朝烈士埋骨国内
昨日,张红琢打来电话,兴奋地告诉记者,他已为两名唐山籍抗美援朝烈士找到亲人。这两位烈士分别是李成森和高维芳,他们两个现今都安葬在辽宁省丹东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根据张红琢提供的资料,记者了解到,李成森为滦南县宋道口镇南侯各庄村人,1948年参加革命,1951年牺牲朝鲜,志愿军排长;高维芳,滦南县宋道口镇东泽坨村人,1948年参加革命,1952年牺牲朝鲜,志愿军司机。
随后,记者联系上李成森烈士的侄子李凤义。李凤义告诉记者,他的叔叔李成森自从长春参军后就没有了音讯,直到有人通知爷爷,叔叔已经战死在抗美援朝战场。“爷爷和爸爸都以为叔叔埋葬在朝鲜,所以也没有去寻找叔叔的墓地,但是这一直是他俩心头的一块伤疤。”李凤义说,他很感谢张红琢,替爷爷和爸爸完成了生前未完成的心愿。既然已经知道叔叔埋骨何地,李凤义表示他将会把叔叔的墓地迁回老家。至于高维芳烈士的亲人,张红琢说他只有一个亲弟弟了。
除了这两名烈士外,张红琢还从辽宁、吉林的20多个烈士陵园中查找到15位唐山籍烈士(详见附录)。张红琢告诉记者,他们都是抗美援朝战争牺牲的烈士,大多是在抗美援朝战场负重伤后,转到后方野战医院医治无效牺牲的,像这样河北籍的烈士就有200多名。“很多抗美援朝烈士的亲属都以为自己牺牲的亲人埋骨在朝鲜,其实不然,有上千名的烈士都安葬在了国内,只是他们的亲人们还不知道。”张红琢说。
将为各地抗美援朝烈士寻找亲人
张红琢今年51岁,唐山市路北区张各庄居民,自2007年开始,他一直义务为在抗日战争中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寻找亲人,或为烈士的亲人寻找烈士的安葬地。2009年,他先后到太原、兰州、宁夏等地的多处陵园为唐山烈士寻亲。此次能够为抗美援朝烈士寻亲找家,他异常兴奋。
“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在战争中牺牲的亲人埋骨何地,以致于烈士的墓地多年以来没有亲人祭扫,这让人很痛心。”张红琢说,他将尽自己毕生的精力为全国各地的烈士寻找亲人,不再让烈士流血又流泪。因此,他不断地收集全国各地的烈士英名录,不断地奔波在全国各地的烈士陵园内,然后回到自己的家中,比对英名录和烈士陵园内的资料,最终确定烈士的具体身份。 “他义务为烈士寻找亲人的行为让我们很感动。”提到张红琢,解放锦州烈士陵园所长冯雷表示出深深地敬意。
现在,张红琢正将拍摄的5000多张写有抗美援朝烈士资料的墓碑照片进行整理,四川籍的烈士他已经整理出了300个。整理完后,他告诉记者,他会与当地媒体联系,帮这些烈士找到亲人。
唐山籍抗美援朝烈士名单
刘振泽:乐亭县四区五栋庄,68军后勤部汽车队,安葬于丹东振兴区烈士陵园;
何有珍:丰润县东土区东马庄,空军1041部队2大队,安葬于丹东振兴区烈士陵园;
郭 瑛:唐山县郭家大黑庄,安葬于丹东振兴区烈士陵园;
张 贵、李月华夫妻:唐山市,合葬于丹东元宝区烈士陵园;
孙德海:唐山市,38军,丹东元宝区烈士陵园;
姚锡森:河北省丰润县七区,40军119师坦克团营理,安葬于解放锦州烈士陵园;
曹耀武:乐亭县2区,炮兵61师603团3连战士,安葬于解放锦州烈士陵园;
朱春财:滦县1944年2月入伍1952年12月29曰牺牲50军教导大队排长,安葬于瓦房店市烈士陵园;
刘怀义:滦县郭家庄村7251部队,安葬于瓦房店市烈士陵园;
甘永孝:滦县,安葬于瓦房店市烈士陵园;
赵景秀:唐山市,安葬于瓦房店市烈士陵园;
郭庆果:玉田县1950年11月17日牺牲,安葬于瓦房店市烈士陵园;
张作義:河北丰润县,1949年入伍,1950年入党,1951年4月22日牺牲,志愿军66军班长,安葬于敦化市革命烈士陵园;
李顺珍:唐山市人,铁道工团工长,安葬于凤城市烈士陵园。
为了能让埋骨异乡的烈士早日找到亲人,读者朋友们,如果您了解以上烈士的详细情况,请及时拨打本报热线电话2340000,或直接与张红琢联系:电话:2035879;邮箱:1370325759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