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象多 家电维修将规范
(记者赵立峰)家电发生毛病,又过了保修期,大多数市民会因此选择小型家电维修店。但是,不少市民在维修过程中发现,市场上存在收费乱、要价高、维修不规范等现象,对此,有关部门将进行整治。
“上个月,我家空调坏了,便就近选择了一家电器维修店,可维修人员上门检查后说空调压缩机坏了,张口就要500元维修费,我觉得太贵了不想修,他却说如果不修还是要付80元的上门检查费。”市民张女士说起上个月修空调遇到的事仍愤愤不平。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市民在维修家电过程中像张女士一样遇到了维修工人不出示报价单,漫天要价的现象。
随后,记者走访了市区几家维修点(店)。在华岩路附近一个家电维修店,记者看到不足10平方米的屋内堆满旧家电,却没看到维修服务价格表。问到修理旧家电如何定价,店主表示要看具体情况,并称不提供发票。在另外3家小型家电维修店,记者以“更换洗衣机的电脑板”为由咨询价格,3家店分别给出了180元、200元、350元3个答案,且没有询问送修洗衣机的具体型号。当记者询问是否可以提供具体零件的价目表时,店主们纷纷表示没有价目表。
据了解,其实早在2006年1月1日,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家用电器维修服务明码标价规定》就已经正式实施,明确要求家电维修服务经营者必须张榜公示价格,然而,这一规定并未很好地执行,这是什么原因呢?
采访中,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消费者大多只关心家电的整体维修费用,所以,维修人员一般不会将检查费用另外收取,而是摊入零配件更换或维修费中。许多维修机构报价时基本都是“统一报价”,而不会将每一项费用单独分开,这也给维修费“猫腻”预留了很大的空间。此外,由于消费者不太了解电器的专业知识,在电器维修过程中就可能遭遇维修人员的胡乱开价。“正是由于部分家电维修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服务不规范,才扰乱了整个行业的正常经营秩序。”
记者近日获悉,针对目前家电维修行业中的乱象,商务部已于日前审议并原则通过《家电维修服务业管理办法(草案)》。其中规定,家电维修店需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明示维修服务价目表、维修服务业务格式合同等。同时,要求家电维修从业人员中从事高处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制冷与空调作业、电工作业、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等特种作业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资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