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唐山:大学生回乡创业当猪倌(图)
发布时间:2012/4/18 10:56:23 | 人感兴趣

大学生回乡创业当猪倌

韩述军夫妇在猪舍查看猪仔进食情况。朱大勇摄

  (朱大勇 赵雅静)

  整齐的院落,洁净的门窗,护院的小狗摇着尾巴在窝边自在地玩耍,栗色的小麻雀在屋檐上吱吱喳喳地唱着歌。4月初的一个下午,当我们走进丰润区杨官林镇请庄坞村村民韩述军的农家院时,看到的是一派安宁详和的田园景象。

  农家院建在韩述军自家的自留地上,占地近2亩。除了靠近大门的第一排房子是主人的起居室外,其余的几排平房都是猪舍。这里就是韩述军和妻子焦金香生活和创业的地方。

  这夫妻俩本是大学同学。1998年,他们一起毕业于河北科技大学化工专业,后双双分配到迁安化肥厂,在车间里担任技术工作。2001年,因企业不景气,夫妻二人双双下岗。之后,他们拒绝了单位分流以及其他企业的邀请,回到老家一心一意地养起了猪。11年来,夫妻二人凭着大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以及自身坚韧不拔的精神,齐心协力走出了一条生态养猪的致富路。

  大学生下岗不失志  白手创业当猪倌

  “我挺喜欢养猪的。”谈起当年为什么选择回家养猪,韩述军笑呵呵地这样说。

  70年代时,韩述军的老母亲是村里生产队上的养猪好手,养过不少的猪。韩述军小时候一放学就去帮着母亲喂猪,从而也学到了很多养猪的经验。2001年接到下岗证时,他脑袋里萌生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回家养猪。

  他想,与其坐等单位分流,去挣每月千八百块钱的工资,倒不如趁着年轻,利用自己的兴趣和所长闯出一番事业来。这个想法得到了妻子的支持,“只要你觉得行,咱们就一起试试看。”焦金香信任地对丈夫说。

  在妻子的支持下,韩述军确立了建猪场的信心。他花费5千多元订购了《中国猪病学》《猪群保健新概念》《猪病防治手册》等专业书籍,一边自学最新的养殖技术,一边亲自动手,按照养殖书上的科学方案,在自家的自留地上盖起了两大间猪舍。多年的学校生涯和3年多以脑力为主的工作,让韩述军一时难以适应这么繁重的活计,焦金香说,最初那段日子,“他每天都累得不成样,瘦了好几斤”。但是,创业的热情激励着韩述军,再苦再累也要咬牙坚持下去。

  猪舍终于建好了,100头小猪仔被赶进了圈里。夫妻二人站在围栏边,看着一只只粉嫩活泼的小猪,听着满屋里吭哧吭哧抢食吃的声音,脸上露出了孩子般愉快的笑容。

  “学化学的大学生养猪,这么多年的学可都白上了啊?”一些村民得知他俩的举动后,私下里开始议论纷纷,就连韩述军的老母亲也为他们担忧:“养猪有风险不说,猪圈里的气味重、力气活多,真怕他们干不来。”

  “当时的确有压力,”韩述军说,“但是别人越是觉得我们不行,我们就越想争口气,把猪养好。”

  夫妻俩每天早晨5点就起床,按照养殖书上的配方自己调配饲料,让小猪吃得营养又健康;每天4次进猪圈除粪,保证猪舍的卫生,防止疫情发生。有的小猪生病了,他们研究病情,喂小猪吃药,晚上轮流值班,时刻关注其他猪仔的情况。

  天天泡在猪圈里,沾了满身的猪粪味,一惯好干净的焦金香却丝毫不以为意,“要不是别人说,我自己根本闻不出来。”她笑着说,“想干点儿成绩出来,就得付出辛苦。”

  经过夫妻二人的努力,第一批猪养得出乎意料的好,出栏后赚了近2万元。“辛辛苦苦养大的猪,第一次卖我还真有点儿不舍得。”焦金香说。

  村里人看待他们的眼光也变了,有人羡慕地说,“大学生的确有点儿本事,这学没白上。”

  创业路不惧有坎坷 瞄准生态拓规模

  第一年的成功让夫妻二人欣喜不已,养猪创业的劲头更足了。他们很快建了新猪舍,养殖数量扩大了一倍多。然而,正当他们踌躇满志地准备好好奋斗一番时,一场突出其来的疫情给他们带来了一场不小的打击。

  2002年夏天,韩述军夫妻俩刚为猪仔们做完防疫没几天,原本活蹦乱跳的几头大猪突然都闹病了,没有精神不爱吃食,严重的还四肢抽搐,短短数日就接连死了十来头。听着猪仔们痛苦的嚎叫声,夫妻俩心疼得睡不着觉,内心既困惑又害怕,猪场才刚见起色,没成想这么快就损失严重,他们实在赔不起。

  几番联系,他们请来了市兽医站的专家,经过对病死猪的解剖化验,证实猪患上了猪附红细胞体病。据说,当年这种病在全国多地爆发,许多养殖户都深受其害。根据专家开出的配方,夫妻俩对剩下的猪仔进行了及时防治,总算扼制了疫情的发展。回想当时,韩述军感慨地说,“那段时间一宿一宿地睡不好觉,幸好最后坚持下来了。”

  养猪人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病会治就不得了,猪得的都是新病。”从那次事件后,韩述军更加重视防疫,花费更多的精力钻研养殖技术,猪养得越来越好,赚到钱就一点点扩大猪场规模,从最初的100头,逐渐到四五百头。2007年,由于生猪价格好,韩述军夫妻获得了一笔不小的收益。

  然而他们并不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而是放宽眼界,瞄准当今市场上人们对“绿色无公害”消费的需求,在饲养半年出栏生猪的基础上,专门饲养一年生的猪。这种猪平时只吃玉米、麸子和黄豆等绿色有机食物调配的饲料,这样不仅抗病能力比较强,而且肉也更加好吃,许多人为此特意登门订购。

  集约化管理是趋势 谋求扩大盼发展

  韩述军、焦金香夫妻俩的辛勤付出,不仅换来了家庭经济的富裕,也让他们获得了精神上的成就感。

  “就是韩述军这两年头发越来越少了,这哪像40岁的人啊!”焦金香笑着说。

  多年来的劳作,让曾经拿笔杆的双手变得粗糙许多,尽管如此,他们从不后悔当年的选择。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大学生也能养好猪。

  韩述军夫妻的成功也带动了请庄坞村许多村民养猪,但是规模一般都比较小,多为散户。几年下来,村里养猪养得最好的,还是他们夫妻俩。

  “有的人坚持不住,看见挣钱就养,赔点儿钱就立刻放弃,所以很多人做不长。”韩述军说。在他看来,猪好养,最难控制的是不断波动的生猪价格。他认为,办养殖,集约化管理是发展的趋势。

  “和乡亲们一起共同致富,办更大规模的养猪场,建立合作社,实现产供销一条龙,这是我们的梦想。我们会朝着这个梦想继续努力。”对于未来,韩述军、焦金香夫妻充满憧憬。

.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1 13:17:57,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