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强化免疫接种率
记者昨天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我市免疫规划工作成绩显著,自上世纪50年代已没有天花病例报告,70年代无白喉病例报告,自1992年至今未发现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发生,百日咳、新生儿破伤风、麻疹发病率一直控制在全省较低水平。
疫苗接种是控制疫苗针对的疾病发生和流行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自1978年全市开始实行计划免疫以来,每年至少减少100余名脊髓灰质炎病例,6000余名百日咳病例,15000余名麻疹病例。自1990年起我市常规免疫的报告接种率、强化免疫接种率均在95%以上; 1991年至2012年1月有详细记载的全市性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持续了21年41轮,共接种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11636386人次。2001年至2010年以来在全市适龄儿童中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麻疹疫苗初始化强化免疫(8月龄至14岁)、后续强化免疫(8月龄至5岁)、强化免疫活动(8月龄至14岁),共接种3426343针次,强化免疫接种率均在95%以上。未发生严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在我市适龄儿童中,麻疹疫情直线下降,达到了历史最低水平。
2002年12月1日全市启动了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项目。全市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首针乙肝疫苗接种及时率均在95%以上。2011年随机抽取70名15岁以下儿童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未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
2008年7月,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我市正式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将原来的6种疫苗预防7种疾病扩容为14种疫苗预防15种疾病。上世纪90年代初,我市率先在河北省实行了计划免疫门诊制度,改变了由防疫大夫串户接种的方式,有效提高了疫苗接种率和疫苗接种质量,确保了接种安全。 (侯奇大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