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加强中小学教辅书价格监管“限价令”能否遏制教辅书乱象?
日前,国家发改委、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价格监管的通知》,规定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对中小学生使用的主要教辅材料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大幅降低价格标准。据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此次拟定的指导价水平,大部分教辅材料价格将比目前市场价降低近40%-50%,学生教辅材料经济负担将减轻。
教辅书种类繁多价格虚高
近年来,社会上对与中小学教科书配套、供中小学生使用的各种学习辅导、考试辅导类教辅材料“过多”、“过滥”以及因出版商、中间商高定价、高回扣导致的“过贵”问题反映强烈。
记者在我市各书店、书刊批发市场走访了解到,目前中小学生的教辅类书籍售价大多在10元到30元之间,一本薄薄的《小学生速算练习册》定价也在5元以上,而一些高中政治辅导书定价已经超过了50元。专程从丰润区赶到市新华书店为儿子买书的刘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每个学期都要花上几百元为孩子购买教辅书,有学校指定的,也有辅导班老师推荐的,少则六七本,多则十几本。“现在的教辅书确实挺贵的,但看到人家的孩子都买了很多书,自己的孩子不买会吃亏,所以只要孩子需要,花多少钱也给买。”
“孩子作文不太好,想买本辅导书提高一下,可是选择太多了,不知该怎么买。”陪同女儿前来购书的姜女士道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教材全解”“专项训练”“难题解析”“创新一点通”……现在市面上的教辅书种类繁多,层出不穷。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仅在售的“中考满分作文”就有20种之多,有关“奥林匹克竞赛”的参考书更是多达百余种。面对琳琅满目的教辅材料,家长们可是挑花了眼,有的家长会一次性为孩子选购好几种教辅书,认为“多选几个版本,可以让孩子多练习,这样成绩可以提高得更快。”结果学生沉了书包,家长瘪了腰包。
市场鱼龙混杂良莠难辨
由于成本低、需求大,教辅书市场成为各方逐利的“战场”,“要想富,编教辅”已成为业界众人皆知的秘密。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出版物销售总额近1500亿元,其中中小学教材教辅类销售额达到887.7亿元,约占销售总额的6成。而全国500多家出版社中有8成以上都涉足教辅书的出版,其中大多是非教育类出版社,名目众多的文化公司和图书工作室也千方百计地挤进选题策划、编辑制作和发行销售教辅书的多个环节。
行业的低门槛导致教辅书市场鱼龙混杂,良莠难辨。有的教辅书权威规范、精益求精,有的则是拼拼凑凑、草草出笼。有的教辅书包装精美、纸质优良,内容却与课本脱节;有的则印刷粗糙、错漏频出,完全误导孩子;有的教辅书打着名师的金字招牌,却是低水平的重复出版,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教辅书市场乱象丛生,给家长和学生平添了不少烦恼。
一家民营书店的老板王先生告诉记者,由于是刚性需要,教辅类书籍的销量很有保障。大型教育类出版社出版的教辅书,进货折扣一般不低于六折,而一些小型民营出版社的进货价则非常有弹性,比如7块多的练习册,批发价有时能低到1块多,还不到2折。商家自然会选择折扣低、利润空间大的出版社进货。为了能够得到更大的利润空间,不少出版社、中间商采用提高图书价格的方法来获利。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对“计划内”的教辅书采用政府指导价,对于减轻学生压力虽然能起到作用,但是并不能有效解决教辅书过多过滥的问题。因为越是“滥”的教辅书,制作成本越低,利润空间越大,指导价格并不能挤干它的水分,而规范市场应该引导教辅书在充分竞争的基础上提高竞争水平,产生品牌效应,把低水平教辅书挤出市场。
选择教辅书籍宜精不宜多
购买教辅书是不是越多越好?教育界人士指出,市面上的教辅书良莠不齐,盲目购买的行为不可取。“买辅导书宜精不宜多,学生手里只须配备一到两本与教材配套的教辅书就可以了,过多反而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开滦二中有着10多年教学经验的王老师表示,选购教辅书务必坚持“适度”、“适合”的原则,从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出发是关键。
王老师建议,平时学生家长要多与老师沟通,对孩子的学习情况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哪些科目突出,哪些科目薄弱,在学习方法上存在哪些问题等,了解了这些,在选择教辅材料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的学生和家长看见别的同学买什么,也跟着买什么,殊不知这种“随大流”的做法可能会耽误了孩子。另外,家长还要了解孩子教科书的版本。在我市中小学校的教科书有人教版、冀教版等不同版本,在购买教辅书时要特别注意与教科书版本配套,才能更准确地掌握知识点。
在教育机构工作多年的庞女士建议,在挑选教辅材料时可以首先选择知名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辅书。这些出版社大多专门从事教辅书出版,能够组织资深教师、专家进行教辅书的编写,实现与现行教材的同步,出版的教辅书质量比较有保障。
其次,要选择纸质光洁、印刷字迹清晰、版面设计合理、字体大小适当、内容紧扣教材、重难点突出、习题设计合理的教辅材料。那些印刷质量不好,字迹很小,版面或习题设计不合理的教辅材料,只会让孩子产生厌倦情绪,甚至降低学习效率。
胡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