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路
父亲十几岁来到唐山工作,按现在的话说叫打工。爷爷有他的安排,两个儿子,一个在乡下种地,一个进城打工,既有粮食吃,又有活钱,多好!那时父亲为给家里省钱,饭也不在工厂食堂吃,而是自己起火,粮食都是爷爷定期给送到城里。父亲常说,老家到唐山有30来公里,交通不方便,班车每天一趟,想坐车要先到县城买票,而从老家到县城还有10来公里的土路,这土道弯弯曲曲,很窄,路中间被轧出了两道深深的车辙,赶上下雨天,路上都是积水,这样的路要想赶上早晨8点出发的班车几乎不可能。爷爷只好推着独轮车来唐山看望父亲。“多远的路啊!你爷爷一步一步走,要走一天啊!”父亲说这话时,我分明看见他的眼圈红了。
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事。
我长大后,每年都骑车去乡下看爷爷,虽然汽车增加了班次,但要等约一个多小时才来一趟。故乡弯弯曲曲的小路,改成了石子路,路面也拓宽了,但用石灰、沙土掺石子修成的路,经不起载重汽车的碾轧,时间不长灰土被卷走了,只剩下光秃秃的石子,远远看去像长了一地蘑菇,骑车走在上面很颠簸。每次都要骑近4个小时的车才能到老家。
一次,我回老家,伯父看着风尘仆仆的我说,村里大喇叭传达了,公交车要通到村里了。我说,太好了!下回再来,就不用骑车了。
伯父90岁大寿时,村里已通了公交车,我由唐山坐车到了县城,又坐上了通村里的公交车,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村里。车站恰好设在伯父家门口,堂弟迎上来,我惊奇地说,这可真是公交车开到家门口了。伯父闻声走出来,拉住我的手说,听说又要在村东修一条路,那时你回来更方便了。
2009年底,唐丰快速路建成了,在我的老家村东有个出入口,开车的话,从唐山30分钟就到老家了,真快!
最大的变化,还是故乡的路,小路早已不是沙石路了,修成了笔直的水泥路,路面更宽了,大卡车相向错车,两侧还可以走行人呢。我走在上面有些纳闷,这是那条弯弯曲曲的故乡小路吗?
是的,肯定是!
故乡的变化实在太大了,真让人高兴。
史有山(唐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