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尊重美好事物的本性
听朋友说,凤凰山公园“天香园”的牡丹开了,游人如织。我还从来没见到过牡丹,于是骑了半个来小时的自行车专门去观赏。
宋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牡丹,花之富贵者也。”我想看一看,被誉为“国色天香”的牡丹究竟有多么雍容华贵,让包括我在内的那么多人趋之若鹜。
我于下午5时许到达天香园,一心一意地欣赏起牡丹来。天香园里有三十余丛牡丹,品种大略有“粉中冠”“景玉”等几种,前者粉色,花瓣层层叠叠,分外妖娆,后者洁白如玉,花瓣如刚出浴一般,不胜娇羞。其中白牡丹的香味最为浓郁,微风拂过,令人陶醉。
我发现,牡丹花最大的特点,是花朵硕大,花瓣繁密。从初春到现在,我所看到的几十种花朵中,没有一种花的形体比牡丹大,也没有一种花的花瓣比牡丹的多。突然顿悟,牡丹被奉为“百花之王”,是否因为它“花朵大”与“花瓣多”?
看到艳丽的牡丹的同时,也看到了一大群摄影发烧友拿着“长枪短炮”在全神贯注地搞创作。他们为了拍摄出蕊沾露珠的效果,不停地喝水,再把洗过口腔的水喷到花瓣上;他们为了拍摄出一枝独放的效果,粗暴地把遮挡在主花前面的枝叶折弯甚至折断——由于不断地被喷上水,有些花瓣不堪重负,早早就耷拉了;而那些被折断的枝条上,含苞待放的花蕾尚未开放就枯萎了。
再细看,不少丛牡丹都有枝条被折断的痕迹,原来是那些“爱”花的人把花朵折走拿回家去养在水瓶中了。有一位老太太,扒着花丛寻找着什么,一位游客告诉我,她是在找适合移栽的枝条准备挖走。
而天香园的旁边,黄灿灿的刺玫花盛开了,丁香也在夕阳的余晖下悄然绽放着,草地上还开满了一大片一大片淡蓝色湖水般不知名的小花,但,几乎没有人去关注它们。一边是车水马龙,一边是门可罗雀,这巨大的反差令人深思。
其实,每种花都是自然界中的一员,开花结果是它们的天性,至于那些所谓品格与喻意,都是人们刻意附会上去的。有的花,因为其形状极有特色,或是被某位大人物激赏,或是被文豪写入诗中,于是闻名天下,令人追慕艳羡,争相一睹芳容。它们自己,只是顺着天性自开自落,是不在乎世人的褒贬与宠辱的。
荷花因为开在水中,人们难以接近,所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牡丹因为生于陆地上,只好被人们拨来弄去,身不由己。所以周敦颐说:“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许多流连于花丛的人们,他们并未静下心来,好好地欣赏一下牡丹本身的风姿,他们只是看个热闹,浮光掠影地这边摸摸,那边瞧瞧,合影留念之后便走人。
更有一些人,不尊重美好事物的本性,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它们,按自己的理想模式来改造它们,己所欲,施于人的结果,是把美的东西摧残得丑陋无比,把质朴自然的东西雕琢得忸怩作态,面目全非。若真的爱花,就请保持一定距离,清心凝神欣赏它,小心翼翼呵护它! 记者杨盛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