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驴友穿越神农架”系列报道②
“木鱼镇”名称由来的三个传说
4月29日下午1点20分,我们在细雨中乘车来到此行重要的补给站——神农架林区的木鱼镇。
木鱼镇是神农架之旅的必经之地,也可以说是游览神农架的大本营。凡来神农架的游客,多在这里食宿、休憩。小镇坐落于山谷之中,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纯净,几乎纤尘不染。街道两旁均为旅社宾馆、酒肆饭馆和经营土特产的商铺等仿古建筑,门前摆满各种土特产、药材、猕猴造型的毛绒玩具等。
这里出产的4种药材特别值得一提,被称为“四大名药”,光是药材的名字就让人浮想联翩:七叶一枝花、头顶一颗珠、江边一碗水、文王一支笔。我们在旁边的店铺看到了其中的两种,是毫不起眼的植物根茎。
七叶一枝花别名滇重楼、草河车、独脚莲。花梗从茎顶抽出,顶生一花。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作用于疔肿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头顶一颗珠具有活血止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的功效,用于高血压、神经衰弱、眩晕头痛、跌打损伤等,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江边一碗水的叶子像荷叶,形如小碗,碗边有锯齿,开白色小花,叶中常聚满露水、雨水,能为采药人解渴。文王一支笔因花序形如粗粗的毛笔而得名。该药具有止血、生肌、镇痛的功效。民间常用于治疗胃痛、鼻出血、妇女月经出血不止、痢疾及外伤出血等,还可作补药。
饭店的储物间挂满了熏肉,驴友“钓郎”童心未泯,拿起来摆造型让大家拍照(如右图)。饭桌上,我们品尝了当地的小米黄酒、“一片红”野菜、野生小鱼等佳肴。
记者感觉木鱼镇的名称大有来头,饭后几经询问,得知有三个传说。其一是古时候一对男女青年曾乘坐木鱼来此逃婚;其二是唐僧西天取经时曾路过此处,把手中的木鱼丢在了这里,所以他后来在取经路上只是拿着禅杖,没敲木鱼;其三是此处的地形从高处看像木鱼。
第一个传说是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相传,秭归有一个木匠,名叫望成木,远近有名。住在茅坪的一位姓熊的大员外听说后,就请他去造船建阁。由于小木匠聪明灵慧,人又长得很精神,员外家的小姐对他产生了爱慕之心。两人情投意合,私定终生。熊员外知道这件事后恼羞成怒,说什么也不让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小木匠。木匠用一块大木料雕刻了一条鲤鱼,他们双双跨上鱼背溯江而上,到了神农架的一个小村子安顿下来。为了纪念木鱼,望成木将这个山村称作木鱼村。从此,他们在这里开荒种地,生息繁衍,于是便有了今天的神农架木鱼镇。
镇上本地人约4000人,但外地人有几万,大多经商。
记者 杨文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