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花木迎春开
——记乐亭县阎各庄镇杨家埝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许迎春
(王庆丽 爱民)
乐亭县阎各庄镇杨家埝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许迎春,现年50岁,是一位有着22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一位连选连任四届的“老干部”。多年来,他带领村两委班子以积极谋划杨家埝村的基础建设和增加村民收入为主线,使全村的整体面貌、农民收入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与提高。
在农村土生土长的许迎春,深深地了解村子的落后状况:杨家埝村地理位置虽较为优越,又是传统的农业村,果菜种植也有一定的基础,可农民的腰包就是没有鼓起来。打铁还要自身硬,许迎春决定自己从温室大棚干起,先趟出一条路来。
他敢想敢干敢闯,没文化就学,没经验就联系农研所请专家。为了实现规模经营,他带领两委班子积极谋划引进新品种和其他温室、大棚经济作物。2010年,选派了6名技术人员到石家庄苗圃试验基地进行考察,引进了大棚温室油桃品种“中油”5和“春雪”。现在,全村95%的农户都搞起了温室生产,2012年全村共有各类经济大棚1100余个,并形成了以春雪桃为主的特色规模经济。
为改变农民自由果菜交易散、乱、慢的现状,许迎春积极谋划一条产销对接的农村产业经营新模式。杨家埝村成立了由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自愿组成的农业合作社,无偿服务村民,并积极注册果菜无公害商标,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农民收入,杨家埝村的果菜产品远销到东北及华南各地。
为防范大棚火灾给农民带来的毁灭性打击,许迎春积极组织成立了村民联防队,引导村民正确选址、合理布置、封闭管理,由村两委成员带队、村民自发参加夜间巡查,由于防范得力,庄风朴实,杨家埝村近十年来未发生一起大棚火灾事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鱼跃龙门天地宽,多年的走南闯北开阔了许迎春的眼界。他知道,光靠大棚经济一条腿走路是远远不够的。他又领头建立了村里的第一个私营企业——乐发塑料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在市场大潮中几经波折,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又相继成立了泡沫箱制品厂、冷食厂等私营企业。2011年,杨家埝村私营企业实现产值1000万元,全村人均收入两万余元,乡亲们在他的带领下一步步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刚上任时,杨家埝落后的村容村貌曾经“吓”跑了东北的老客儿。许迎春从报纸、电视等媒体看到了唐山半壁店、江苏华西村等中国十佳小康村的报道后,从中看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缩影,也看到了未来农村的发展方向。
2001年,许迎春领导村两委打了9眼深水井,实行专人专管引水泵,统一使用。在阎各庄镇实现了两个最早:挨家挨户最早接通了自来水,2003年全村最早安装了闭路电视,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生活,打开了农民看世界的窗口。杨家埝村还扎扎实实开展了创建市级文明生态村活动。在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包村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投入创建资金40余万元,建成占地1000平方米的室外文体场所,并配备了高级音响、健身器材等娱乐设施,兴建了群众文化娱乐中心,同时硬化了村内3000余米主次干道,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安装路灯120盏,进一步提升了全村亮化美化水平。2007年,杨家埝村被评为市级文明生态村。
村里还盖起了五间宽敞明亮的村民中心,投资20万元对村里占地10亩的废坑进行改造,兴建了集休闲、观赏、垂钓为一体的游乐园,栽植绿化垂柳1000余棵,使村民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为有效解决污染问题,综合利用资源,许迎春带领村两委鼓励村民建设沼气池130个。成立环卫队,并清理了主副街道上的柴草、垃圾,杨家埝村村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更加高涨,村容村貌的巨大变化也提升了村民的整体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