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嫂胜母合家欢
——小记倴城镇西石家林村好媳妇王淑珍
(学丽 巨才 正成 菖鹂)
在滦南县倴城镇西石家林村,说起王淑珍的名字,知道的人不多,但要谈起谁家的媳妇最孝顺,就连附近村里的人们都会挑起大拇指说:“那得是人家巩殿明的媳妇”。
25年前,王淑珍经人介绍认识了西石家林村的巩殿明。小伙子人长得不错,精明又能干,就是家庭条件太差:母亲患有精神病,长年疯疯癫癫;6个兄弟姐妹,除了姐姐已经出嫁外,22岁的大妹妹和20岁的弟弟到了谈婚论家的年龄,两个十几岁的妹妹还在上学;一直体弱多病的单身大伯岁数大了,长年需要有人照料;父亲身体还不错,靠种地支撑着这个一贫如洗的家。
至今,王淑珍还记得第一次去巩殿明家时的情景:一大堆柴火从屋外一直连到灶台前;满炕都是乱七八糟的东西,凌乱的脏衣服扔得到处都是;痴痴呆呆的母亲蜷缩在炕头上……看着这个乏人照料的家,王淑珍心里很不是滋味,干脆卷起袖子忙活开了,将炕上杂七杂八的东西收拾好,把屋子打扫干净,又把该洗的衣服全都洗净晾了起来。忙完了这些,她又动手做好了午饭。中午的时候,弟妹们回到家,第一次吃上了一顿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都用一种近乎崇拜、依恋的眼光不停偷偷打量着她。
只有巩殿明心里七上八下,他真怕眼前残破贫穷的家,会让这个漂亮又能干的姑娘打退堂鼓。没想到,王淑珍毫不犹豫答应了这门亲事。她的理由很简单:“我看重的是他这个人,不是家庭。再说了,谁家没点困难?照顾老人、弟妹是应该的。”
知道婆家的日子过得紧巴,王淑珍结婚时操办得很简单,啥大件也没置办。婚后,王淑珍整天没黑没白地同丈夫下地干活,到年底好不容易攒下了300块钱。可一听说公公正为以前欠下的外债发愁,她二话不说就把那300块钱放到了公公手上。
家里房子紧张,公婆和几个小叔子、小姑子们住一处,王淑珍小两口为了方便照顾大伯,和他住一处。就这样,一直到老人7年后安详地离去。
而对待弟弟妹妹,她也是尽职尽责。大妹妹结婚时,王淑珍忙里忙外,把衣服被面等嫁妆一件不落全都置办齐了;二妹妹结婚时,想要条毛毯,她拿出自己辛辛苦苦攒了半年的300多块钱满足了妹妹的愿望;弟弟结婚,她主动让出新翻盖的四间大瓦房,搬到旧房子和公婆住在一起。弟妹们由衷地说:“嫂子对我们真是没话说。”正因如此,他们打心眼里尊敬这位胜似母亲的长嫂,逢年过节回家看望父母时,都要来看看嫂子,亲亲热热地闲话家常,平常有个大事小情,也总是来找她商量。
如今,这个大家庭其乐融融,每个小家也都和和美美。只要一说起这些,公爹打心眼里高兴:“在这个家里,我大儿媳把全家人的事都想到了,让她当家我们都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