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西县百名村支书中国人民大学取来“真经”
(任永生、李妙侠)“虽然是短短4天时间,但我觉得自己好像脱胎换骨了。”把印有“中国人民大学”字样的书包小心翼翼珍藏起来,50岁的迁西县汉儿庄乡常胜峪村党支部书记杨文齐兴奋又自豪。“教授们说了,我们村搞林菌间作的路子很有前途,下一步是要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打市场、创品牌,我感觉思路一下子开阔了。”
作为首批被迁西县选送到中国人民大学参加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的学员,5月16日到5月20日,杨文齐和他的99名同伴在人民大学一连接受了4天培训:如何当好一名合格的村支书;怎样结合村情进行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法与思路;依法行政与建设幸福乡村……11项鲜活、实用的培训内容着实让这些最基层的党的干部开了眼界。
回忆起在人民大学学习的情形,东荒峪镇前韩庄村村支书韩庆武回家两天了还意犹未尽,“法学博士王宗玉教授给我们讲了很多案例,感觉说的就像是我们村儿。他最后一句话说‘农村干部要以德服人’,一下就说到我心里去了。”思谋着把学到的合同法知识用到村里的一号工程——修建韩东征(冀东革命先驱)纪念馆上,韩庆武心里觉得踏实多了。
“说实话,农村干部不好干,事情琐碎不说,有时还费力不讨好,前一阵子真不想干了。”洒河桥镇牛店子村村支书李生财是个干家子。去年,牛店子村投资500万元新建了3000平方米小学教学楼,由于资金紧张,李生财自己垫资200万元,又贷款100万元,保证了教学楼施工进度。但是众口难调,在一些小事上,个别村民总是跟村里讨价还价,让李生财急得火冒三丈。这次培训让他完全转变了思想,“我把他们请到了小学施工现场,和他们摆事实讲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很快做通了工作。我这也是‘以德服人’嘛!”
培训回来就到村里山场上转了一圈儿,渔户寨乡白草洼村支书付春明有了新想法:利用村里山场大,适合规模化经营的优势搞生猪散养。付春明把学到的“规模化种植养殖是趋势,没有规模就难有市场,没有市场,老百姓就没有钱”用到了实实在在的项目上。
生长在长城脚下,金厂峪镇榆木岭村的村支书董军对长城有着特殊深厚的感情。既不能破坏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又要开发长城旅游实现村民增收致富,董军准备先从聘请专家做起,“这就是专家们讲的借脑发展。”
无一例外,4天的人民大学培训经历,给迁西县这些农村当家人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就在首批100名学员学成归来之时,迁西县选派的第二批100名村支书又踏上了到人民大学培训的路途。类似的情形还将在5月30日前重复两次,届时这县所有416名村支书均将“大学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