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写作业拖拉 家长怎么办
在上周日的晚报-索菲亚家长课堂上,有读者咨询孩子写作业拖拉的问题,晚报心理专家团专家,资深临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主任医师、教授张惠莉现场给予了答复。
张老师说,写作业拖拉的孩子,早年与父母互动当中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被忽视,一种是被溺爱。当然,还有一种是多动,即注意力缺陷综合症。如果是被溺爱的,就要从家长的角度找原因。有的家长太能干了,早上起来,顺手就把孩子的衣服给穿上了,脸给洗了,书包也收拾好了。而孩子起来要做的这些事情,也就是自我探索的过程都没有给他。这样的妈妈或者是太强势,什么都帮孩子干了;要不就是绝对控制,整天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而这些负性的评价,就像把所有的脏东西都往孩子身上扔一样。于是,当孩子与外界交往时,他体验到的都是这样的:“我不好,我什么都不行。”他不会感觉到,妈妈批评我是妈妈不好,他也不会认为老师批评我是老师不好,而只会认为我不好,因为我什么都做不好。久而久之,他的身体语言就成了在人面前把头一低、身子一缩,内心世界则慢慢形成一个模式,一个人格模式,我什么事都干不好,我绝对不和别人争什么。试想,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会有自信心?接下来,最可怕的是自卑,一个自卑的人,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回避。
张老师建议,如果孩子的拖拉已经形成了,就要从家长自己改起,首先不要对着孩子着急,也不要训斥他。比如,孩子早上起床拖拉,那妈妈就可以跟孩子说:“妈妈想跟你谈一谈,从现在开始,妈妈想让你早上自己起床,妈妈不叫你,你可不可以把这个闹铃上在这个时间,如果你能做到了,咱俩定个协议,我可以给你一个奖励,你想要什么?”当然,这个奖励不要太多,但家长要守承诺,甚至可以把协议贴在墙上以示其约定的严肃性。如此维持一段时间后,再增加第二个项目,比如作业,多长时间能写完,以此类推,这样可以令孩子先从行为上改变。
张老师提醒,家长一定要从支持鼓励入手,而且支持鼓励不要吝啬。孩子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我们要从积极的角度去找他做得好的地方。比如孩子7点准时起床了,又坐在那里玩。这时候如果妈妈又急了,就会前功尽弃。那么,这时候孩子的积极因素在哪里呢?7点,他准时起床了。关注到这个积极因素,妈妈就可以说:“嗨,妈妈今天真高兴,你准时起床了。”可以想像,孩子听了也会非常高兴。也就是说,下一步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把负性的方面先放下,并且能够经常发现孩子在负性事件里面的正性价值,如此下去,我们的孩子就会越来越有积极性了。
建英 晓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