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冶残疾夫妇相守26年不离不弃
(代海山 李菖鹂)
凌晨4时30分,56岁的孙文庆像往常一样,支撑着残疾的身体,开始为卧病在床的妻子王秀芬喂药、翻身、洗脸、擦身子……26年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孙文庆每天都在重复着这些工作。
1986年,孙文庆经人介绍与王秀芬结婚,入赘到了古冶区习家套乡解家套村。说起来,这两口子都是苦命人。1976年的大地震中,一根从房梁上掉落的木头砸在了王秀芬腿上,造成她高位截瘫。而孙文庆也在一场车祸中受过重伤,头顶被取下巴掌大的头骨,左胳膊完全失去了知觉。但面对命运的捉弄,两个人却从没放弃过对生活的热爱,夫妻俩多年来相敬如宾,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尤其是孙文庆,不但对病弱的妻子悉心照料,没有半点怨言,对年迈的岳母也相当孝顺。
白天,他到外面打零工贴补家用;晚上,他烧水、做饭,料理各种家务;偶有空闲,他就跟村里的大夫讨教医学常识和护理方法,学着给妻子按摩,定时给妻子用温水擦身,长期卧床的妻子没长过一次褥疮。有时候,妻子心疼他的辛苦,为自己帮不上忙而愧疚,他总是安慰道:“这都是我该做的。只要我能动,就绝不让你们母女受罪!”
一天,孙文庆看到炕上的妻子闷闷不乐,就问她为什么事烦恼。没想到沉默良久,王秀芬说:“我很想到外面去转转。”为了满足妻子的愿望,孙文庆省吃俭用买了一辆轮椅。至今,他仍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把妻子放到轮椅上的情景。对于正常人来说,把妻子从炕上抱到轮椅上,也许轻而易举,但要用一只手完成这项工作,无疑并非易事。要么吃不上劲,夫妻俩双双扑倒在炕上;要么掌握不好平衡,连人带车摔倒在地上。等终于把妻子安置在轮椅上,孙文庆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了,妻子忍不住搂着他的肩膀流下了眼泪。尽管每次都要费好大的劲儿,但孙文庆仍然经常推着妻子去外面遛弯。他希望外面的风景能让病中的妻子开心些。
后来,他们有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女儿,孙文庆在高兴之余,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但他从不抱怨,而是愈发勤奋地赚钱,愈发细心地照顾着家人。2002年,乡党委、乡政府为这个特殊的家庭办理了低保手续,他的负担才减轻了些。
谁承想,2006年岳母又患上了小脑萎缩,颠三倒四,连吃饭都得喂。孙文庆一边照顾着妻女,一边照顾着岳母,每天忙得团团转,恨不得多长副手脚出来。然而,他从没跟家人提起,他自己的身体也每况愈下,多年前的那场车祸,让他的腰部、肾脏都严重受损,心脏病也越发严重,每次去医院看病医生都劝他多休息,早治疗。可他放心不下随时可能走失的岳母,放心不下躺在病床上的妻子,放心不下年幼的女儿,硬是把入院治疗的事拖了又拖。直到2009年岳母病逝,孙文庆才入院接受了心脏搭桥和置换2个心脏瓣膜的大手术。可术后还不到一个月,他就执意出院回家了。他说:“剩她们娘俩在家,我不放心。”
也许,正是因为孙文庆对生活从未失望过,不管面对何种逆境都坚强面对,这个家在经历了多年风雨之后,终于拨开云雾见晴空。如今,妻子病情稳定,女儿顺利考上了秦皇岛外国语学院,孙文庆的身体也挺硬朗。孙文庆说:“只要活着,就有希望。日子总会越过越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