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创意成就品牌
一个月前去红星楼市场,路过一个馒头坊时,偶然发现铝屉上一堆小馒头中间赫然摆着两个大馒头,它们的直径足有15厘米,鹤立鸡群般傲视着那堆个头正常的小馒头。
我问馒头坊的女老板为什么蒸这么大的馒头,她说最后剩了点面,懒得做小馒头,就偷懒做了两个大的,放在屉顶上蒸熟了。她告诉我,她也不知道这么大个儿的馒头有没有人买,没人买的话她就自己吃,吃不了就分给朋友。
我们聊天时,有两位大姐也好奇地停下脚步,端详起那两个大家伙来。问了它们“诞生”的经过后,一位大姐决定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花两元钱买走了一个大馒头——要知道,那些小馒头,可是一元钱两个啊!
日前,我再次路过那个馒头坊,吃惊地发现,铝屉上竟然摆满了馒头家族中的“庞然大物”,一个比一个大,原先那个直径15厘米的馒头已经不足为奇了,正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最大的馒头直径足有25厘米,小山一样稳稳当当地坐落在屉上,简直是睥睨人间,唯我独尊!而那些一元钱两个的小馒头,已经上不了台面。
更令我吃惊的是,一大屉出笼不久、热气腾腾的馒头家族中的“巨无霸”,在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里,就被顾客买走了七八个。那几个个头最大的馒头,已经卖到了5元钱一个!有些顾客来到摊边问都不问,只用手指轻轻一指,如韩信点将一般,然后毫不迟疑地掏钱付款,一看就是经常来光顾馒头坊青睐“巨无霸”的老主顾。
我趁女老板闲暇时与她攀谈,她笑着告诉我,当初无意间的试验,已经成就了一个“品牌”。现在不少顾客已经养成了吃大馒头的习惯,小馒头根本就不买,嫌它们不如大馒头筋道,不如大馒头香。原来,制作大馒头,需要反复地揉面团,这就使得大馒头的味道更香,更绵长,嚼起来也更筋道。现在大馒头已经成了这个馒头坊的招牌产品了。
我禁不住诱惑,花两元钱买了一个相对的“庞然大物”,拿回家掰下一块,放入口中慢慢嚼,果然很筋道,而且越嚼越香,不知不觉,没就菜就吃了少半个。
这让我颇有感触,我们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势,大胆尝试,小心求证,时时刻刻以创新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目标。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充分领略人生旅程中的无限风光,体会到《世说新语》中王羲之那句著名的话的妙处:“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记者杨盛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