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连续的“V”字型山路使人精疲力竭
发布时间:2012/6/6 11:50:05 | 人感兴趣

  连续的“V”字型山路使人精疲力竭

   4月30日下午1点多,我们在海拔2500米处的高山草甸休息一阵儿,吃点儿东西。“蓝色孤岛”嘱咐大家不要大声说话,这里已接近景区,怕引起麻烦。

  现在国内许多景区,对驴友们的行为是不太欢迎的,原因大概为驴友的冒险行为常常带来麻烦;殊不知,“探险意识”是整个民族创新精神中的不竭动力,国内曾“隐在深山人未识”的九寨沟、云台山等著名景点,就是因驴友们发现、拍摄后才进行开发的。

  另外,驴友的“逃票”行为比较普遍,背着“自给自足”的登山包也很少消费。相对来说,“驴友”的经济条件比山区、偏远地区普通人强一些,理应为当地带去一些利益,驴友们毕竟享受到了当地洁净的空气、赏心悦目的山水,不愿让当地人守着良好的自然资源而长时间过着“人无三两银”的生活。

  我们绕过一个山头后,不一会儿就隐约听到了附近的说话声和机动车声。我们仍处在浓雾的包围之中,能见度不足30米,但这群人大多穿着橘红色的雨披,仿佛“雾灯”一样,还是小心为妙。在前面驴友的示意下,大家又坐在湿乎乎的草地上等了一阵儿。

  10分钟左右,大家快速前进钻出树林,跨过五六米宽的盘山土路,继续向对面六七十度的山坡冲刺过去。可能是怕出意外,“蓝色孤岛”跨过土路后留在后面,用手势指引大家尽快钻入安全地带,这段略显紧张刺激的行动导致大家都气喘吁吁,有点儿像战争片中打游击的感觉。同时,我们也为那位遇难者惋惜,他的遇难地点距离公路仅有一小时左右的路程……

  下午两点多,大家又攀上一个山头休息、吃午饭。“长乐未央”发觉腿部中招,血流不止,但没有发现蚂蟥。

  半小时后,大家继续赶路。但这段路人迹罕至,几乎没有路的痕迹,脚下都是厚厚的松针土、腐殖土,全凭向导的指引。几次连续上升、下降的“V”字型山谷,有的坡度接近90度,大家互相提醒抓牢附近的树枝以免滑坠。这里可能是阴坡或海拔较高,灌木丛刚刚发芽,高山杜鹃含苞待放(图1)。

  走出一个多小时后,向导也皱起眉头,让我们原地休息,他到前面探探路。这条路是向导采药时走过的,可以说无数次走过,但愿不会迷路。

  很快,向导返回来,带领我们又穿越了一段灌木丛(图2)。实在是没有路的“路”,记者索性戴上宽檐帽,低着头往里钻,好在这里带刺的植物并不多,只认识一种蔷薇,没看到在燕山腹地生满硬刺的酸枣树和花椒树,但“唐狼”、背夫等人的塑料雨披已被树枝刮得满是伤口。

  大概4点半,我们终于钻出了迷障般的丛林,走上一条比较开阔的山路,雾气渐渐散去,成片的高山杜鹃映入眼帘。向导说这里叫“杜鹃岭”。

  来到一片可以落脚的荒草坡,大家都气喘吁吁地休息起来(图3)。

  又是一段缓慢的攀升后,灌木丛后一片开阔的山间盆地展现在大家面前,中间有烤焦的树桩,旁边是一条山溪,明显是一片迎接我们的宿营地!

  当时的时间在下午5点半,向导说再走一小时还有一片可以扎营的地方,可大家都不愿走了。

  当天,大家重装穿越约9小时,尤其是后来这段连续的“V”字型山路,几乎使人精疲力竭。潮湿的帐篷等使背包重量不降反升,而且一直在雨中行走、山路湿滑,记者明显感到腿部肌肉酸痛,但因经常锻炼,又多次参与户外活动,所以我心里非常有底——当自己感觉累得无法坚持时,前面肯定有人开始休息了。

  记者 杨文进

.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1 15:24:58,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