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车到“马6”
清明前夕,妹妹开着新买的“马自达6”轿车载着父母和我一起回了一趟老家——乐亭县汀流河镇。此行的目的主要是父母看望亲戚,同时也带我们兄妹一起寻根祭祖。
走在高速公路上,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崭新的民房、高架铁路、绿油油的麦田,父亲既兴奋又激动,触景生情,禁不住给我们讲起50多年前的一幕。
50多年前,父亲才10多岁。爷爷是一个地道的农民,人很勤快,平时爱做小买卖,经常利用农闲时节,贩运一些商品,挣点儿小钱。那一年,爷爷带着我父亲从乐亭汀流河镇去唐山市拉柿子,连来带去两三天,第一天赶往唐山,第二天装好货往回赶。为了最大限度地多运货物,回来时父亲只能跟在马车后面走。一路风尘仆仆,又困又乏,又饥又渴。毕竟是个10多岁的孩子,饥渴难耐下就在车后“偷”柿子吃,一路上自我补充,才勉强坚持到家。这趟唐山之行对父亲来说很艰难,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令他终身难忘。
如今父亲坐在自家的小轿车上,感慨万分,生活真是变化太大了,原来需要走一天多的路,现在一个小时就到了。父亲感叹道:“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太幸福了。”
父亲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从马车到“马6”的演变,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身边无数生活细节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生活变得越发美好,忙碌着追求效益和利益的我们,很多的时候并不会感受到幸福,因为幸福需要用心去发现,需要细细地品味。 李涛(唐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