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抠花盆”的剪纸艺人
一双巧手,一把剪刀,一张红纸……转瞬之间,一张美图对称展开,妙如魔术般的作品令人拍手叫绝,贴在窗上更是喜气洋洋,这就是烙在人们记忆中的剪纸印象。
在大山深处的迁西县黄石哨二村王久伶家,层层叠叠的吉祥花鸟,都是王久伶一刀一刀刻出来的。因王久伶所创作的刀刻剪纸的样式大多似花盆,所以当地人称之为“抠花盆”。
王久伶的剪纸用的是薄宣纸,颜料都是从北京、唐山购买的专业颜料。现在,王久伶用的宣纸、颜料都是他10年前的存货。
1938年出生的王久伶,9岁时便没了父亲,他尝尽了生活的艰辛。上世纪60年代,他开始自己琢磨着刻窗花,带领全家人干起了“抠花盆”的营生。有一年腊月他们竟挣到了100元钱,这在当时称得上是“巨资“了。
今年75岁的王久伶眼不花耳不聋,叠纸、裁纸、刻图、水湮、上色,都能轻松完成。
农忙时,老人伺弄庄稼,寒冬腊月有了闲暇,他就拾起刻刀,刻出心中早已成形的作品,幸福吉祥的愿望也离他越来越近。牡丹、莲花、菊花、梅花,还有清晰明快的十二生肖,生动的构图、传神的表情、细腻的刀法、精美的色彩,堪称一绝!王久伶将色泽鲜艳的剪纸放在阴凉处保存,20年后也不会变色。
前些年,挂历流行,王久伶的剪纸市场一下子萎缩下来。2006年腊月二十,他去集市卖剪纸,站了一整天,就卖了4元钱,回家之后,他就封刀了。
王久伶平淡的生活在2012年发生了变化。5月份,迁西县在香港组织集中招商活动,王久伶创作的300来张剪纸作品一亮相,就受到了中外客商的欢迎,于是,他又开始摆弄起心爱的刻刀。
任永生陈晓彬杨文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