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唐山好人”李桂莲:孝顺公婆的好儿媳
发布时间:2012/6/14 8:26:12 | 人感兴趣

李桂莲:孝顺公婆的好儿媳

  (高小丰、李丹、徐喆)

  今年66岁的李桂莲是乐亭县栗家湾坨村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也是一位坚强伟大的母亲,更是一位孝顺感恩的儿媳。在丈夫去世34年来,她毅然用坚定的意志、柔弱的双肩扛起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家。

  44年前,22岁的李桂莲与同村的王宪福喜结连理,那时夫家很穷,但她说她看中的是丈夫的人品。从进门那天起,她就将自己的一片真情投入到了这个贫穷的家。丈夫是家中唯一的男孩,下面还有5个未成年的妹妹,公婆的身体也不是很好,为了能多挣点儿公分,能让全家老小吃饱穿暖,她和丈夫一刻不停地忙碌着,每次干活儿她都是挑最累的,身高1米55的她经常扛起百十来斤的玉米口袋就走。有人劝她干点轻活儿,她总是轻描淡写地说:“不累!”晚上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丈夫看到她肩上磨出的一道道血痕,总是心疼不已。可她总是甜甜地笑着安慰丈夫:“没事儿!妹妹们还小,爸妈身体又不好,咱们应该多干点儿!看着咱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就是累点儿,心里也甜。”

  可这甜甜的生活却在1978年戛然而止,时年34岁身强力壮的丈夫在赶着牛车为村集体拉石头的途中,发生车祸不幸去世。恩爱夫妻突然间阴阳两隔,李桂莲顿觉肝肠寸断,昏倒在地。失去了唯一儿子的两位老人更是痛不欲生,多日卧床不起,终日以泪洗面。那年李桂莲才32岁,很多人心疼她,悄悄地劝她说:“你还这么年轻,再向前走一步吧!”她看看三个未成年的孩子,最大的刚刚10岁,再看看一夜白了头的苦命公婆。她喃喃自语:“我走了,这个家老的老小的小,日子可咋过呀!”她一咬牙坚定地说:“我不能走,我要留下来,照顾公婆,扛起这个家!”

  从此她成了家里的主劳力,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她强忍内心的悲痛,咬紧牙关扛起了生活的重担。为了补贴家用,她白天下地干活儿,晚上还要挑灯夜战,给别人打些零工。同时,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都要她亲自打理。真累呀!可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孩子,一天天开朗起来的公婆,她又得到了一丝宽慰。在她的心里只有一个朴素的信念:再苦再难也要坚持!时光匆匆,转眼30多个寒暑更替,她已从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变成了两鬓斑白的古稀老人。走过的这30多年里,多少无助、多少困苦,她已记不清了。让她倍感欣慰的是如今儿女都已长大成人,可爱的孙子孙女围绕膝前,公公婆婆在她的精心侍奉下已年近90高龄,一大家子四世同堂,欢声笑语不断。终于可以歇歇了,李桂莲那饱经沧桑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2010年盛夏,年近90的婆婆突发脑出血住院治疗,这可急坏了李桂莲,她不分日夜地守在老人身边,端屎端尿,清理卫生,没让老人受一丁点儿委屈。同病室的人都以为她是老人的女儿,在得知实际情况后大家都唏嘘不已。都说:“丈夫早亡,对公婆还这样细心照顾,一心为这个家,真是好人呐!”李桂莲所做的点点滴滴,儿媳都看在眼里记在了心上,并化为了行动,对两辈老人也是孝敬有加,有活儿抢着干,从不讲苦、讲累,儿媳说:“婆婆凡事儿做在前,吃在后,是我的榜样,我做的再好也赶不上婆婆做得好,我再累也没有婆婆累呀!”

  在李桂莲的精心照料下,婆婆的病情渐有好转。为了便于照顾婆婆,她和婆婆睡在一个炕上。每天定时给婆婆擦洗、翻身。每天做完饭她都是先给公公盛好端到跟前,再喂不能自理的婆婆一口一口吃完,到自己吃饭时饭菜早已凉了。为锻炼婆婆的思维,一有空她就和婆婆聊天,虽然婆婆无法用语言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从老人眼中泛起的泪光中我们都能读懂老人的心疼与感动。93岁的公公逢人就说:“我们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儿就是碰上这么一个好儿媳,没有她,就没有我们这个家!”

  李桂莲用她朴实的行让一个历经风雨的家焕发了勃勃生机;用她34年的无私付出,谱写了一曲至真至纯的亲情赞歌!

.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1 15:31:52,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