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贵来:人生因缺憾而美丽
(李瑛 张森 李艳云)
一个残疾之躯,卧床50载,仅有左手和颈部可以艰难活动,但他却在4平方米的土炕上博览群书,用左手写了近100万字读书笔记。他没有健全的身体,但却有着顽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豁达的生活态度。他用不向命运低头的不屈精神告诉人们:他的人生因缺憾而迸发出一种异样的美丽!近日,笔者走进迁安市夏官营镇耿庄村刘贵来的家里,听这个64岁的汉子讲述他瘫痪在炕50年的生活经历。
“我不是个废人”
14岁那年,本是活蹦乱跳的刘贵来突然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这让本来就穷的家庭,因为看病更是穷上加穷。辗转走了几家医院都说治不好,不得已就放弃了治疗。刘贵来刚得病时还能坐着,可过了两年就只能躺着了,一躺就是50年。
50年,18000多个日日夜夜,刘贵来的活动范围就在4平方米的炕上,只能偶尔翻翻身,然后就是躺着。然而刘贵来的脸上却没有半点沮丧和颓废,相反,他很豁达,很自信:“我觉得能活着就是最大的幸运,我庆幸老天让我还活着,既然活着,就不能当个废人,就得让自己活得快乐些、有意义些!”
“老刘在我们村里还是‘小诸葛’呢”,村支书告诉我们,“老刘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么多年,他看书、看报、看电视,几乎什么都懂,比如法律方面的、科学方面的、医学方面的等等,村里人遇到什么难事或者不懂的事都来问他,他不仅给村民们说明白了,还拿自己的经历来开导遇到难事的人们呢!”说起刘贵来,村支书的话匣子关不上了。
“有书读我活得很充实”
采访中,笔者看到刘贵来旁边的一堆书旁还摆着好几个笔记本,“这都是老刘写的,你看这地下还有一大摞呢……”村支书插进话来,打开了屋里的五节柜。
地上一大摞笔记本,柜子里装着满满的书。本子什么样的都有,正、反两面都写满了整齐划一、苍劲有力的字,有的已经泛黄了。“我最喜欢的是历史和文学,有时边看边记、有时是看完了写写自己的感想、有时自己也写写诗歌什么的,这几十年下来,笔记攒了几十本。”刘贵来介绍。
刘贵来有一个叔叔、一个舅舅在外地工作,他们经常给他买书邮来,村里人知道他爱看书,有了新书都给他送来,村里的学生也把不用的书送给他。收到书的时候,是他最高兴的时候。《上下五千年》《四库全书》《三言二拍》等都是刘贵来的至爱,现在他的书加起来有1000多本。
老刘坐都不能坐,只能稍稍翻身,头部只能稍稍转动,而且右手的肌肉已经严重萎缩了,笔者忍不住问他:“那你怎么写字、看电视啊?”“写字把本放在炕上,身体转过来点,用左手写,看电视用这镜子把电视内容反照在里面看。”老刘熟练地给我们演示起来。写字的时候,右手不能动,眼睛费劲地向本子上望着,但左手却写出了很流畅、很漂亮的字,那个姿势在旁人看来实在很难受,然而,刘贵来却写了100多万字的作品。
“我最想说:母亲,谢谢您!”
刘贵来虽瘫痪多年,但很干净,屋里的摆设虽然陈旧,但很整洁。刘贵来说,这都是老母亲的功劳。
刘贵来的母亲今年85岁了,很瘦小,但却很精神,饱经沧桑的脸上带着和蔼的微笑。“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为老母亲做些什么,我14岁就得病,母亲一直照顾我,每天给我做饭、喂饭,洗脸、擦身子,端屎端尿,一天没落下过。父亲1976年就去世了,我的一个弟弟和妹妹又在去年去世了,但这些打击都没有击垮老妈,因为她要照顾我这个儿子。”说起母亲,这个豁达的汉子哽咽了。
刘贵来深情地说:“母亲不仅生了我,还养了我一辈子,母亲的恩情天高地厚,这辈子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母亲,谢谢您!”
说起将来的日子,刘贵来依然乐观通达、信心满怀:“通过电视,我知道迁安正在研究黄帝文化,现在我也在翻阅这方面的书,也发现了几处能论证皇帝古都在迁安的论据,我准备把这些东西整理出来。今后,我还要把自己的笔记进行系统的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