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扫帚大爷”黄文林
发布时间:2012/6/29 11:02:20 | 人感兴趣

“扫帚大爷”黄文林

   每天清晨6点半,60多岁的黄文林准时来到唐山供电公司,从自行车上拿下笤帚、簸箕,将公司西、南两个大门口打扫得干干净净(如右图)。每天悄悄来,悄悄走。来来往往的人们不知道黄文林的故事,都管这个熟悉的身影叫“扫帚大爷”。

  原来,黄大爷的儿子黄一鸣幼年因误用药物失聪。2008年初,黄一鸣的聋哑妻子夏丽园生下三胞胎,然而经筛查,小哥儿仨都有听力障碍,只有植入人工耳蜗才能听到声音,数十万元的手术费难住了这个月收入只有3000余元的家庭。幸运的是,唐山供电公司和社会各界为他们架起了通向有声世界的桥梁,不仅联系了耳蜗公司及医院,还负担了手术及住院的全部费用。2009年7月27日,三个小家伙儿植入的人工耳蜗正式开机,他们第一次听到了世界的声音。从那以后,黄家人就琢磨如何报答帮助过他家的好心人。儿媳夏丽园绣了好几幅十字绣送到供电公司,黄大爷退休前是位普通工人,没有其他手艺,他决定每天早上到供电公司打扫卫生,让职工们上班有个整洁的环境、舒畅的心情。

  这年夏天起,黄大爷每天清晨5点多就起床,骑上自行车去供电公司义务保洁。清晨无人的街道,只有自行车上迎风招展的小红旗陪着他,那上面写着“感恩供电公司 三胞胎重回有声世界”。20分钟的车程对黄大爷并不轻松,但他顾不得休息挥起笤帚就干,因为他还要赶在7点40分回到家,送3个孙子到市盲聋哑学校上学。初春的冷雨中,黄大爷披着雨衣,用力铲除已经粘在地面上的落叶和纸屑;盛夏的朝阳下,略微发福的黄大爷打扫完卫生后,上衣常常被汗水浸透;深秋的晨风里,枯叶落了厚厚一层,黄大爷半个小时也清扫不完,有时老伴儿也来帮忙;寒冬的雪地上,黄大爷把积雪一锹一锹地堆在一起,生怕供电公司的员工上班时滑倒。职工们上班前,黄大爷已经悄然离去,只有他那把已经磨得只剩个头儿的扫帚,见证着他的坚持。

  供电公司的职工,有不少认得黄大爷,经常有人向他询问3个孙子的康复情况。还有人劝他找找公司领导,让他成为1名正式的保洁员,领取一些报酬补贴家用。黄大爷没打过自己的小算盘,他想的只是尽己所能感恩回报。

  黄大爷早上出门时,经常有邻居跟他打招呼:“还坚持扫呢?”他只说“锻炼身体”。供电公司有数十名保洁员,大多数只干一年半载,黄大爷这个“编外保洁员”几乎成了“元老”。负责清扫建设路供电公司西门路段的保洁员李俊说,每天都能看见“扫帚大爷”跟他一块工作。寒来暑往三年,每天清晨义务保洁已经成为黄大爷的生活习惯,“有几次因为生病实在来不了,到这个点钟心里就空落落的,也觉得过意不去。”黄大爷说。

  供电公司领导也曾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对黄大爷的感谢,黄大爷总是说:“不用谢我,我谢你们还不够呢。”

  “扫帚大爷”义务保洁不算什么大事,但对于一个年逾花甲的老人,能够风雨无阻坚持三年,也实属不易。支撑黄大爷坚持下来的,是他心中始终怀有的信念——感恩。黄大爷说,“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一直扫下去。”对于生活的给予、他人的帮助,每个人都应心怀感恩,每个人都可以找到独特的方式感恩。在“扫帚大爷”身上我们看到,感恩不是为求得心理平衡的片刻答谢,而是发自内心的永恒回报。感恩不必轰轰烈烈,重要的是真诚和坚持。 葛昌秋施疑刘珲

.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1 16:12:56,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