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红色经典”
——丰润评剧团创排《小英雄雨来》获全国大奖纪实
图为剧中雨来要求率儿童团参军打鬼子的场景。张辉摄
(李永合 刘倩 李艳辉)儿童评剧《小英雄雨来》“火”了!
4月18日,诞生于丰润评剧团的儿童评剧《小英雄雨来》首场演出,便点燃了全区观众的热情;随即,该剧从全国选送至文化部的百台剧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26台“优秀剧目”行列;
5月16日,中国戏剧文学会发出邀请函,邀请《小英雄雨来》晋京演出,向党的十八大献礼,作为县区级评剧团全国唯此一家;
6月15日,在第七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中,《小英雄雨来》与全国著名剧团同台竞技,最终捧回“优秀剧目奖”(最高奖项),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区级剧团,更实现了我省儿童剧在全国大赛中获奖剧目零的突破。
带着芬芳的乡土气息,带着浓郁的地域特色,《小英雄雨来》走出丰润,闯出河北,唱响全国。
独辟蹊径——缘于一种责任
提起丰润评剧团,唐山乃至全省、全国的戏迷们并不陌生。这个组建于1942年的乡土剧团,近年来凭着创排《曹雪芹》《贾母》《刘姥姥》《焦大》《晴雯》等系列红楼精品剧目,在中国评剧艺术节上连续五次夺冠,获得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多项殊荣。2011年,“丰润评剧”被录入河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辉煌的成绩并没有阻止丰润评剧团前进的脚步。近几年,剧团每年大约下乡演出400场,在台下,65岁以上老年人一直是观众主体。生存的压力、传承的忧虑一直困扰着团长高东文和他的团队。发展与创新是剧团的生命。
机缘巧合的是,去年,我市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尤其重视。受此触动,历经几个未眠之夜后,高东文把拍一部以红色故事为题材的儿童剧的想法说给了同仁。大家的异口同声,使他坚定了信心。
有了创作方向,而题材选择至关重要。丰润是著名作家管桦的故乡,其代表作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50年前便被选入中、小学教材。主人公雨来活泼顽皮、聪明机智、勇敢顽强,具有强烈爱国杀敌思想的小英雄形象,深深植根于一代代青少年心中。“我们要用自己的评剧团,创排一部以家乡小英雄雨来为题材的儿童评剧,既能实现创新,又可以促进未成年人教育,更是文化强区建设的精品力作。”在区主要领导一语中的的支持下,儿童评剧《小英雄雨来》的创作迅速启幕。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以往的评剧舞台上,从未有过以12岁孩子为中心人物的评剧。开创这一先河,需要考虑如何把少年观众的眼球从娱乐性、趣味性的节目中吸引过来,考虑如何充分发挥剧目本身的教育意义。
于是,一个大胆创新油然而生:运用时空穿越的新颖表现手法,让相隔70年的“两代人”交错同台演出。“正戏”是如火如荼的抗战故事,使观众若身临其境;“副戏”是现代学生的评论和感悟,使教育意义更为深化。
创新,就这样迈开了脚步。
精打细磨——缘于一种关爱
丰润评剧团的临时排练厅低矮、简陋。
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排练场地,曾留下一个又一个全国、全省著名艺术家的背影,留下一位又一位领导语重心长的叮咛。丰润评剧团演丰润作家名作,讲述还乡河畔的人和事,这打动了太多人的心。关爱,在这个小小的排练厅里时刻流动,时刻鼓舞着全团演员奋力拼搏。
“各位领导和圈儿内专家们对《小英雄雨来》格外关爱,这令大家都非常感动。拍好这部儿童剧,是我们剧团的希望所在,更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啊!”团长高东文感慨万千地说。
好的剧本是创排好剧目的基础。为更成功地把经典红色故事搬上舞台,省著名剧作家孙德民欣然应邀来了。自去年3月起,该剧剧本经专家和主创人员反复论证,五易其稿,终于完成了“用现代人的意识诠释红色经典故事”的写作使命。
按照惯例,一部剧的剧本完成后,导演理应接过接力棒,继续下步的创排工作。然而,《小英雄雨来》打破这种常规,邀请了省、市著名文艺工作者,在充分探讨论证的基础上对剧本进行再度创作。又专门邀请导演、舞美、音乐、唱腔、灯光设计等坐在一起,通盘论证整出戏的演出效果。
此次创排儿童剧,丰润区委、区政府给予剧团有史以来最大的资金支持。在排练期间,区主要领导多次亲临现场,破解难题,指导排练,为演员们打气助威。区文广新局主管领导更是全程参与,团长高东文虽重病在身,但每天坚持在排练现场,组织全团全力合作,认真细致地打磨《小英雄雨来》的每一个细节。同时,剧团还邀请了中宣部、文化部、省文明办、省文化厅、省文联等领导现场观摩指导,首场演出结束后,剧团又深入校园,躬身向广大师生观众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吸纳后对剧目再次修改完善。
成功,就这样扬帆起航。
戮力同心——缘于一种精神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是儿童评剧《小英雄雨来》中的一句经典台词。其实,这句已感动数万观众的台词,最先感动的是丰润评剧团的所有演员。
丰润评剧团共有50名演员,其中国家一级演员4名,二级演员12名。出于剧情需要,剧团此次大胆启用新人,让从未演过主角的小演员张岳云挑起大梁,让以往的扬琴演奏者王萍首次登台,让41岁的冯树霞演儿童团员。而昔日光彩照人的“名角儿”们,要么变成配角,要么干脆“跑龙套”。在常人看来,这本是难以接受的,然而,丰润评剧团的演员们坦然接受了——“我们是剧团人,我们爱自己的剧团”。为了唱响红色经典,全团所有的演员对角色安排都坦然接受,所有演员在排练中都倾尽所能,毫不含糊。
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戮力同心、甘于奉献的精神!
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原本需半年才能排练完成的儿童评剧《小英雄雨来》,居然历时不到一个月时间便成功“杀青”。
4月18日晚,丰润区动车城影院内座无虚席。这区四大班子领导和学生们一起共同见证了首场演出激动人心的时刻。在《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优美音乐中,儿童评剧《小英雄雨来》正式拉开序幕。精美的唱腔,激昂的旋律,精致的舞台布景和服饰,演员们生动精彩的演出,把观众带进了激情燃烧的革命战争年代,跟随小主人公命运的起伏或激动、或赞叹、或愤恨、或深思。每个场景结束后,观众们都爆以雷鸣般的掌声……
首演喜获成功,《小英雄雨来》在社会各界尤其是中小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丰润区小学生陈欣然激动地说:“雨来不怕牺牲的精神感动了我,我要向他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中学生王雅彤在观后感中这样写道:“虽然战争已离我们很远,但爱国之心永存。祖国有了战争时期的雨来,有了和平时期的我们,就会战胜一切困难,变得更强大无比!”
6月14日,在浙江宁波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现场,《小英雄雨来》的演员们谢幕之后,许多观众竟起立后久久不愿离开,一位意大利女孩模仿着剧中的道白动情地说:“我也爱我自己的祖国!”
唱响经典,提升文化。儿童评剧《小英雄雨来》的创排,不仅打造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剧目,更为重要的是生动全面展示了冀东大地优良的革命传统和丰润的高度文化自觉,必将引领开启丰润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崭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