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吴艳丽文 陈洁图





记者昨日从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管理处获悉,7月28、29两日,前来公园祭拜亲友的人数达到10万人次,参观地震博物馆的人数达到3300人次。
今年是唐山抗震36周年,如36年前一样,今年“7·28”的天气异常闷热,但无论怎样的天气,都不能阻挡人们祭拜亲友的脚步。
在纪念墙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小心翼翼地从布袋里掏出一个“相框”。与平时我们见到的相框不同,这个相框是老人亲手制作的。相框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面整齐地粘贴了3排共10张老照片,每张照片的下面都写有名字。
找到亲人的名字后,老人将相框支在了刻有亲人名字的纪念墙前,向亲人讲述着36年来家里发生的变化。
这位老人只是众多祭拜者中的一员,在“7·28”当日,数以万计的市民手捧鲜花,前来看望在大地震中逝去的亲友。在纪念墙前,鲜花被摆放了整整三排。
据悉,7月28、29日两天,前来地震遗址纪念公园拜祭的人数达到了10万人次,到地震博物馆参观的人数达到3300人次。此外,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网站本月的访问量达到了13000次。
另外,今年前来参加服务的志愿者与往年不同。往年,志愿者多是公园管理处与各高校联系,选取部分大学生在“7·28”期间到公园为市民服务。今年,参加志愿服务的志愿者来自四面八方,是有意愿参加服务的人员在网上发帖征集而来的。“7月28日来了79名志愿者,29日来了31名。”公园管理处负责人表示,这些志愿者都是无偿服务,主要负责维持秩序、帮助查询以及照顾老人等。“公园管理处对这些热心市民的无私奉献深表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