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上“幸福路” 打好“民心井” 架起“连心桥”
(本报记者 徐喆 实习生杨天)
“真是没想到,一场大雨过后照样可以出门。”7月30日,玉田县肉张屯村47岁的农妇谷桂香站在自家门口,看着平整宽敞的“户户通”水泥路高兴得合不拢嘴:“这还真得谢谢市检察院帮扶工作组,如果没有人家帮大忙,大雨过后,我们村民出门照旧是一个字:难!”
过去的肉张屯村全都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农用车、汽车经常陷到大坑里趴窝,出行十分困难。今年2月份,市检察院帮扶组的张立民、李伟承、高自光入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500多户村民挨家挨户进行走访调查,了解村民的切实需要,积极开展帮扶行动。“以前就怕下雨,只要雨天出门,还没走多远,鞋就丢在泥路里了……”听到村民们诉说出行之苦,市检察院帮扶工作组立即协调水泥、购买物料、招标工程队、认真监工。在冀东水泥等单位的支持下,工作组俯身为村民修通了一条长3余公里的“户户通”,质量可保证30年不翻修。
“这路大伙儿都说好,连外村都说我们全村中了一张大彩票。”老汉李贺一说起村里的水泥路便喜上眉梢。为有效缓解该村灌溉能力不足的难题,帮扶组不仅把村里的24眼旧井修好,还新打了6眼井,改变了以前井因淤泥而不能正常出水的状况,解决了村里千余亩农田的灌溉问题。
此外,帮扶组还协调修建了5家危房。危房户吴振林说:“以前下雨窗户都关不上,屋顶还漏水,现在窗户和瓦都换了,油光锃亮,心里也敞亮了!”不仅如此,双休日,检察长庞祥海组织检察官对村里的王泽合、吴振海、徐连科等10户特困家庭进行了走访,送去慰问金合计8000元。
村中的文化广场格外醒目,广场占地1620平方米。健身器械、表演舞台一应俱全,市检察院帮扶工作组还特意为小朋友们修了一个可以玩沙子的大沙坑,近期这里还要建成篮球场。“这下可好喽,我们老年健身歌舞团有了这样大的场地,可以尽情表演。”文化队队长王振一脸的笑容:“这里以前是个大垃圾池,臭气熏天,在共产党好干部的帮助下,垃圾池变成了大舞台,心里就是一个美!”
工作组组长张立民说:“村里近期还将新建卫生室,地址都已经选好了,天晴以后就可以施工,卫生室建成后将增加X光片、心电图等一些检查设备,让村里的百姓实现小检查不出村就能做到。”
.